最近半年上下班骑行路上不知不觉把喜马拉雅上的罗大伦老师讲了一年多的《每天学点道德经》给听完啦,发现之前了解的老子《道德经》,有些是完全对这部经典的断章取义,误解颇深,有些内容还可以有另一种解读,今天简单做个学习总结,以此为记。由于此部经典版本颇多,本文以通行本为主。
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取自第一章,常被解读为道是非常深奥和玄妙的,所谓不可说,搞成玄学。也有解释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较为合适的解读应该是道是可以遵循执行的,但是道不是恒定不变的,不可执着,因人而异,因势而异。这句话之所以这样解读,原因如下,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甲乙本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恒演变为常,应该是为了避汉帝刘恒的名讳。而且此书后文还有: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还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为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这就说明了道不是什么玄乎的事情,是很简单的。
二、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取自第三章,这句话被人误解为愚民政策的铁证。其实原意首先是让老百姓衣食无忧,在此基础上,尽量减少周围容易引起人们多余欲望的环境,正如本章首句不尚贤,使民不争。这样人们就可以安居乐业,在各行各业遵其道而行,这样就可以让人们感觉幸福,社会更好的发展。结合现在社会环境能更好的理解,现在社会由于贫富差距大,衡量人的标准单一,这些都是引起人们欲望的原因,导致现在社会不和谐,人们生活不幸福。
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取自第五章,常被理解为天地圣人无所谓仁义,使万物自生自灭。更好的应该被理解为天地不言仁,滋养万物,不求回报。圣人不言仁,为百姓做事,不求回报。其中刍狗为祭祀用的草扎起来做的狗。因为《道德经》通篇都在讲圣人之治,怎么会视百姓如无物呢,怎么能忍其自生自灭呢!后文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四、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取自第九章,通常理解同成语功成身退,急流勇退。而这样有违天之道,后文称天之道,利而不害。又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所以这句话还可以理解为全心全意为百姓做事,不居功自傲,隐身与百姓之中,做到太上,不知有之的最高境界。
五、五味令人口爽。
取自第十二章,原文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里五色五音五味皆为多余的欲望,容易让人出现迷失,滋生烦恼。正所谓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里的爽是指差失麻木,不是现在所说的爽!爽!爽!
六、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取自第十八章,翻译为大道被荒废,才突显仁义。智巧用多了,也就出现了虚伪狡诈。这里的智慧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智慧,这里是指智巧,现在所谓的套路。也就是说领导人不要跟老百姓玩套路,百姓不傻,如果一味强调和百姓玩心眼,只能换取互相虚伪相互狡诈。只有一心一意为百姓做事,才是正道。正如后文所说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七、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取自第二十二章,这句话被当做老子避世的铁证。其实不然,上下文言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句话本意应该是,不要去一味地争取功劳和名誉,只有不争,把精力放到做事情本身,才能达到别人达不到的高度。
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取自第二十五章,人应该效法天地,滋养万物而不自恃,天地又是效法道,因为道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九、大器晚成。
取自第四十一章,通常指人到了很大年级才有成就。此句上下文为大方无隅,大象无形。所以还有版本为大器免成,意思是太大的器物是人的能力无法实现的,也就是说这东西不是俗物,乃神器也。
十、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取自第四十八章,意思是做学问是每天都会有长进的,而修身为道每天都可以减少自己多余的欲望,洗涤心灵,去芜存真,让我们领悟到生命真谛。
十一、出生入死
取自第五十章,现在的意思是有关生死之交的朋友情谊。而原文的意思仅仅指生命的自然现象,即从生到死。
十二、治大国,若烹小鲜。
取自第六十章,常被人理解为治理国家,其实就像做饭一样容易。而原意应该是治理国家,应该是像做饭做鱼一样,不能来回翻弄它,否则就会散碎。同样治理国家也一样,不能来回折腾,朝令夕改。这样老百姓会受不了的。
十三、不敢为天下先。
取自第六十七章,原文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现在大多数会用敢为天下先,意思是不怕犯错,敢于尝试。其实结合原文上下文可知,老子的意思是不要把利益放在老百姓前面,也就是要后天下之乐而乐。
十四、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取自第七十三章,这句话容易被误解成枪打出头鸟。原意则不然,勇是指有实力,敢是指冒犯多指以下犯上。其实这句话是说有实力但经常冒犯别人可能会有杀身之祸,而有实力又不轻易冒犯别人则天下太平。比如现在印度在洞朗入侵滋事,就属于前者,而中国以谈判为主,并不是懦弱,因为前文有兵者乃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
十五、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取自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现在通常被理解成绝交,老死不相往来。其实原意为如果国富民强,老百姓会安居乐业,不会为了生活四处逃难迁徙的。
十六,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取自最后一章第八十一章,全书最后一句: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句话也是为全书做个总结,做事情的最高境界要为而不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