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进辉
昨天,《为什么越来越多朋友关闭了朋友圈?》这篇文章吸引我的注意,全文阅读下来,深有体会的我基本赞成作者观点,提炼起来主要有三点:
一、朋友圈完美地复制和放大了现实中的熟人社区;二、朋友圈是一门秀的艺术,容易让人陷入到“总是羡慕别人”和“处心积虑让别人羡慕”的境地;三、朋友圈可能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消失,但只要圈子文化还在,就会诞生新的替代品。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眼中的朋友圈,“既爱又恨”再适合不过,不看心直痒痒、看完后又觉得在浪费时间,于是“关闭”朋友圈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我理解的关闭是暂时性行为,而非彻底远离朋友圈,因为基本没有人能做到不想了解别人的生活,也不想分享自己的生活。
那么问题来了,人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关闭朋友圈?我总结主要有五种情况:一、自己没逼可装,看别人天天装逼内心无比失落;二、觉得这样很酷、有个性、高冷范十足;三、朋友圈没营养,鸡汤、广告泛滥;四、不想过度沉迷朋友圈,保持适当克制;五、情感受到严重打击后寻求片刻安宁,分手或失恋最为常见。
由于朋友圈是现实生活中各种圈子的映射,因此,无论你再不爽或标新立异,都不可能永久关闭朋友圈,这属于下下策,而上述五种情况只能让你短暂逃离朋友圈,可能是上策,也可能是上上策,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关了又开、开了又关、反反复复是新常态。
如果从产品角度看,我认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关闭朋友圈,根本原因在于微信没有完成从熟人社交到陌生人社交的转换。俗话说,优势的过度延伸是劣势,牢靠的熟人关系链奠定了微信移动社交霸主地位,但随着用户社交需求的分化,这一固有优势正成为其烦恼的源头。换言之,微信强于熟人社交,注定在陌生人社交领域难成大器。
作为一个超级App,微信集成越来越多的功能和服务,角色定位类似于PC时代的QQ,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大而全的特性使微信首先考虑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而非深层需求,这种做法无疑是柄双刃剑,好处是使微信用户量和覆盖面最大化,坏处是放弃对特定用户需求的照顾,给细分领域的对手创造崛起的机会,比如脉脉从职场社交切入,钉钉深耕企业办公。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微信再强大也无法彻底打垮脉脉、钉钉等玩家,而且防守、卡位的心态使其在细分领域丧失优势,败下阵来再正常不过,因为脉脉、钉钉比微信更能满足细化的人群深层次互动和社交需求。
众所周知,微信主打熟人社交,特点是强关系,与人的信任、幸福感密切相关。而陌生人社交是典型的弱关系,通常越少越好。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可以自然地区分这种强弱关系。在微信早期,朋友圈具有明显强关系的社交圈,但时至今日,急速膨胀的朋友圈不能有效地区分强弱关系,让用户无所适从。
事实上,一个人认识的熟人数量基本固定,随着产生交集的圈子不断扩大,熟人数量并未明显增加,反而交情浅或关系一般的陌生人越来越多,于是朋友圈开始变得不纯粹,不成比例的熟人和陌生人混杂其中,导致朋友的定义变得越来越模糊、尴尬。
在我看来,人际过载弊大于利,使相当一部分人活跃度下降,轻则在朋友圈谨言慎行,重则疏远这个格外陌生的朋友圈。当用户使用社交功能频率急剧下降,微信引以为傲的“高频IM”“熟人关系链”的光环也就会迅速褪去。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历来是产品受众中最敏感的一个群体,年轻人对朋友圈的厌倦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比如95后用户最常用的社交应用是QQ。至于关闭朋友圈到底是一阵风还是新常态,仍要取决于沉默的大多数对朋友圈的态度。
当然,与其一味责怪微信不给力,不如反思下植根于国情的圈子文化,这才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离朋友圈真正的根源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