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刚从家乐福出来,休息片刻。
并非去购物,而是帮学生娜塔莉亚处理一起快递员盗窃事故。
事情的原由很简单,就是她给女儿买的物品的快递不见了,她先生在地下停车场脏乱的地方找到了空盒子,里面空无一物,在物业的监控录像很清晰地看到是超市送货员拿走了。物业建议保警,她觉得还是先来家乐福处理一下,而且要百分百确定是这个快递员拿的,否则还有别的安全隐患。
先是在服务台询问了一番,客服人员太忙,根本不重视我们,所有的客服电话都是忙线或者电话留言,无奈我只能做黑脸状,以报警相协,终于出来了一位电商部经理,又从头开始描述事件经过,查订单信息以及物业视频,经理看完就拨通了快递员电话,又是一番长时间的沟通,直到最后经理对着电话说你就回答我一个字或者两个字就好,他说没拿。
听到这里,我心里略略窃喜了一下,我真希望他没拿。
而事与愿违的是他确实拿了,还拿得莫名其妙。
他说送好货后看到这个快递,想确认一下地址是不是对的,发现这个地址不一样,(确实不一样,因为是邻居代买送过来的)他就拿走了,而且还打开了,顺手扔了。
尽管解释很莫名其妙,真得很难理解,物品并非贵重物品,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但是结果只能是处理问题,电商部经理重新帮娜塔莉亚购买了物品,只是一只风笛,但是要刻德语以及名字,那是给小孩的礼物,又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此外,对她订单金额的一半予以返还作为赔偿,至于快递员,至少是不会在送她小区的物品了。
整个过程我的心情都很复杂,确实理解快递员的辛苦,我每次的订单不管什么时间送到,都是好评。可是在这件事情上我只能坚持原则了。学生是德国人,一方面她非常生气,不解决问题不罢休,另一方面本质上也并不是在乎钱的问题,她丈夫一直劝她不要生气,不要在这件事情上耗费太多精力。
其实我理解她,要说外国人在中国受到很多优待吧,可她却是遇到最多问题的一个。她接送孩子经常需要出租车,遇到过拒载的司机,抽烟的司机,快睡着的司机,绕路的司机,最离谱的是去郊区返回的时候黑车司机开到一半停车要加价,那时候还没有滴滴打车吧。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司机从来不帮忙搬东西,她遇到过离谱的房东,商店老板,她也一直会问为什么只有她有这么多问题呢?
她总让我想起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有一点很像,不论什么手机,新的还是旧的,贵的还是便宜点,她用几天准坏,弄得她非常郁闷。
所以我总是尽力帮助她,希望她在中国能有一些美好的回忆吧!就像在今天,快要回家的时候,她拖着疲惫的身体用因为感冒变嘶哑的嗓音说,“Wendy,如果不是你,我就回德国了。”
忆起每次和新的学生第一次见面,我从来不说中国有多美好,这本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选一个词的话,只能是“复杂”。
在对德国人的刻板印象中,不懂变通,沉默寡言,缺乏幽默,她都有,不过两年多的时间相处下来,她很真实,热情,善良,富有同情心,是她的另一面吧。
在对学生的回忆中首先写了她,还源于她有一个终日酗酒几十年未见的母亲,她是和养父母一起长大的,也是她的叔叔婶婶吧,至于父亲,至今从未见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