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五维启发对自我的思考

五维启发对自我的思考

作者: 申_不害 | 来源:发表于2019-08-06 06:17 被阅读0次

    在上学时,我专注于学习,比较单纯,与一帮相对来说学习比较好的同学玩的还算可以,没感到自己孤单和被排斥;相反,自己直率的性格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赢得了不少同学的称赞。其实我现在的妻子就是因为我上学时乐于助人的品格,赢得了她的青睐,最终使我们走向了一起。但自从走向社会,在工作单位中,我感受到了孤单和被排斥,明明我内心是真诚,坦率和奉献的想法,为什么得到的却是同事的远离呢?我到底哪里做错了? 迷茫,困惑,百思不得其解。每一次到一个新的单位,我总想尽力地适应这个新的环境,可每一次都失败。最终有一次,我彻底爆发了,与我的领导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不再想去迎合别人。结果上层领导就把我调到了另外一个部门,这个新部门的的直属领导是一个德国人,这个德国人非常赏识我的坦率与对工作的专注,也比较认可我的能力,由上一个部门最差的一个员工变成了这个新部门最优秀的一个员工。这次转变使我更加坚定了内心酝酿已久的一个想法:中国人太专注于人际关系,而忘记了工作真正的目标,或者说根本就不在意工作是什么,而我的理念是一切应该由我们做的事情来检验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应该由我们平时会不会游戏人生来决定。

    可是我生在中国,活在中国,工作在中国,一个德国的领导不能改变整个环境,我感受到的依然是孤单和排斥。最近一年,我陆续参加了几次不同导师的培训,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人生的意义和成功的法则,但每一次感受都是:这些道理我知道,没能给我带来很大的冲击和灵魂的解脱。直到这次陈序导师的那一句:每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的信念去解释别人的行为,你只能从对方身上看到真实的自我,而不是别人,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完美的自我,才使我幡然醒悟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不能被人理解,其实他们都是在用他们自己的思想来解释我的行为,而不是以我的内心解释我的行为。当时我的感觉就是找到了人生的灵魂导师,以至于课程结束时我感动得痛哭流涕,无法自抑。困惑我内心多年的魔咒,仿佛找到了一把钥匙,让我看透了社会,了解了人生真相。随着激动的情绪慢慢平复,我又有了新的困惑,这难道就是我要的结果?

    有句话是: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依然热爱生活。但现在我看到的只是理解了人们为什么会对我产生误解,怎么能让我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人,进而让身边的人爱我呢?我相信有因必有果,我开始探索我与别人成长经历的不同。

    我出生在贫穷落后的农村,我的父亲人势单力薄,在法制还不健全的时代,常常受到大家族的欺负,让我从小有了奋起抵抗的念头。在那个一年也走不出一个大学生的3000多人的村子里,小学五年级我就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让我的父母挺起腰杆,勇敢的告诉别人:我的儿子是最优秀的!同时我也是一个个子矮矮的,被称为三等残废的男孩;在上小学时眼睛又害了红眼病,导致眼睛变得塌陷而细小,这让我的内心产生了深深的自卑,以至于在整个学生时代我不敢对女孩主动打招呼,只是发奋读书已弥补我内心的自卑,以冷酷的外表维护我的自信和自尊。上大学时我开始打工,除了每年2000元的学费由父母提供,其他一切生活费都靠我打工和奖学金维持,我想让父母可以对别人说:我的儿子不仅学习好,生活还能自立;大学毕业了,有三个姐姐和两个哥哥的我承担起了父母生活和医疗的绝大部分费用,甚至还要时常照顾哥哥姐姐家的生活,我还是想让父母有种荣誉感:有一个优秀的儿子!

    但一个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其貌不扬,应该说有点丑陋,在一个人才济济的大上海,想出人头地谈何容易?一面是想要证明自己优秀,一面是平庸无奇的才识,内心倍受煎熬。结合本来我外向的性格,还算健谈的口才,在人们面前常常夸夸其谈,争强好胜,我自认为这不过是我的坦率和真诚,其实只不过是我内心空虚而又想要赢得大众认可的拙劣表现。

    每个人的智商有高有低,情商有强有弱,但每个人对别人行为背后埋藏于内心的真实想法都是一样敏感。我所谓的真诚和坦率,不就是狂妄和自大吗?谁会喜欢与咄咄逼人和自大的人待在一起?这是不是我感到孤单和排斥的真实原因?到现在我才真正的回归于内求,而不再是外求我被排斥和孤单的原因,我也不再归咎于是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差异,我也不再归咎于是别人的内心与我行为的的差异。而我一切的表现都是我内心真实想法的真实体现,我身边所有的人都是我的一面镜子,让我的美与丑都一览无余。我为父母为家族所做的一切,有时是会给他们带来了荣誉感,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但同时,这也不就是剥夺了他们的责任与成长的机会吗?我多承担的责任到底对身边的人是利还是弊?他们只是因为我而感到荣耀,却没有因为他们自身付出而感到骄傲。这难道不是我剥夺了他们的荣誉感吗?我到底是大公无私,还是太自私?

    这时我想起了一位老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人都是为自己而活着,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自己,让自己心安理得。

    最后,让我们老子的一段话作结尾吧: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维启发对自我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tg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