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消零做得比较痛苦,没看到特别惊艳的文章,却发现很多文章真的算不得文章,不过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流水账一般的罗列,没有主题,缺少想法,如果非要说这样的文章有什么作用,无非是为作者记录了一日的光阴流逝。
写文章,是一种表达,是一种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并告知大家自己是个什么样人的表达。如果写出的文章满篇情绪,却不知道你的情绪到底要说明什么,那这篇文章写出来的目的,就是让别人知道你就是一个只会宣泄情绪的人。
鲁迅先生的文章特色鲜明,记得读书的时候,很喜欢他的风格,有一种凌厉的锐气,有一种要唤醒他人却不得的痛惜,还饱含着对大众的怜悯,他手里握着的笔比手术刀更锋利。
先生的文章同样很多情绪,可是却能让阅读的人跟着他的情绪激昂起来,热血被点燃般沸腾起来。因为他的文章里引发的情绪不是他一个人的,是民族的,是大众的。
每个人的文章,都应当有一个“自己”在里面。别人会很容易在字里行间发现那个“自己”。
有一次读到一篇文章,看到中间,发现很像“和菜头”的文笔,于是返回去看作者,果然是他。
有个故事,说的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他是金石大家,也是很有学问的一个人,同样爱好诗词,但苦于无人欣赏。有一次他把李清照的一首词与自己的十几首词夹杂在一起请友人欣赏,他的朋友看过后,从中选出一首说“唯有此词堪称是词,其他皆不是词。”而他选出来的那一首,恰是李清照的词。
这就看出来李清照的风格与赵明诚还是区别很大的。
当一个人写出来的东西,能被人识别出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那文章也就非常有价值了,那就是有了一个“自己”在里面。
风格究竟是什么?那个“自己”包含了些什么?
一旦一个人的风格形成了,那就是有了自己系统的思想和特色。
比如我也写了好多文章,但是因为没有鲜明的特色,没有鲜明的风格,没有系统的思想,就不能说这些文章是“自己”的,或者说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
记得上学时,大家会传阅各种没有了封皮的卷了边儿的小说,一读到开头,便能猜到这是古龙还是梁羽生,是张小娴还是亦舒。
他们都是特色鲜明的作家,“自己”在文字中,彰显的非常明确。
很多人爱说这是我写的,那个也是我写的,每一本都让人沾沾自喜。可是很明显,有些人的书也好,文章也罢,不过是这里抓一点,那里拿一点,这里借鉴一下,那里借鉴一下,然后融合在一起,甚至就是拼凑在一起,便说是“自己”的东西。
这样的东西烙下了“自己”什么样的烙印呢?
我们想要写出自己的东西,便要踏踏实实磨练自己的语言,建立有自己个性特征的系统思想,还要有一个大“我”的存在。
不论是文章还是书籍,写出来,里面就藏着一个“我”,只是有的人藏着的是小“我”,有的人藏着的是大“我”。大“我”里有的是全民族的智慧,全社会的智慧,全人类的智慧。
有些人特别相信一句话,就是只要付出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不是有本书还叫《刻意练习》吗,用1万个小时就可以达到顶尖状态。可这需要看努力的方向对不对,看努力的练习是否是刻意进行的。
当年北京百货大楼有个店员张秉贵号称“一抓准”“一口清”,但他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学徒工,并不是一开始就会这样的技术的,而是在工作中不断精进,不断摸索才成了全国闻名的人物。
如果只是称糖果,拿算盘计算,恐怕很多人干了一辈子也练就不了“一抓准”“一口清”。
写文章却成了只要每天都写就一定能写好的事情,那这件事也太容易了些。
很多人文章写了几年,一点进步也没有,依然是平铺直叙,没有营养的流水文,很明显就是没有进行刻意练习。
写文章,要有恭敬之心,每个人都可以写,不代表就可以写些拼凑的文字来交差。把阅读的人看作朋友,写出一段大家可以共鸣的文字来,就好像与好友把盏言欢,那种痛快绝不是拼凑的文字能带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