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到“半生”这个词,是很小的时候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它叫《半生缘》,后来知道了,是张爱玲的书。但那时在心里扎下根的,不是剧情的晦涩,只是“半生”这两个字。
尚小的心智,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情,只要牵扯上了这个词,便无限伟大。
又长了几岁的时候,步入了写作的启蒙。开始执笔的时期,哪有什么思维,拼凑着自己不过几百词汇量里的看得顺眼的那几个。于是便有了对“半生”这个词的反复利用,不过是对文字游戏的玩弄,至今觉得当时故作成熟的装饰是对造字人的愧怍。
忘了是2016年还是17年,有一句话名噪一时:“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很美的一句话,以至于当我后来知道了是一个高中的学生写的,有些失望,仅身为一千个哈姆雷特之中的一个,觉得这句话于她而言,可能沉重了些。
我的梦想是活到80岁,这样看来,我才刚刚活到人生的四分之一呢,哪里有资格去妄谈前半生和后半生?
“半生”这个词,没有点年龄和阅历的人,怎么说或写都觉得是18岁的小伙子偷穿了爸爸的西服,看起来像模像样,久了还是觉得少了点担当。
80后作家郭敬明一路都倍受争议,大多数的批判都是说他有种故意玩弄文字游戏的嫌疑。细看每一句都是至美的,通篇看来却只觉得空灵。一具没有血肉的皮囊,让人如何好好欣赏它?
然而过往的历史证明,你所深信不疑的真理也许会在某一天轰然崩塌,相等的,那些你从未认同过的现象,有一天可能也会成为你的推崇。
没有别的原因,仅仅是因为看过的一部电影,名字叫《忠犬八公的故事》。也许大多数人都在为电影主角,也就是那只忠犬而动容。然而让我感叹的,却是生命的无常。生老病死很常见,但是我却鲜少经历这样的悲剧。以至于看到电影里小八的主人突然病亡这一个桥段,就郁闷了好多天。
也是那部电影以后,我便改变了当初拙劣的观点。既然生命是未可知的,那自由抒写半生的种种又何尝不可呢?于是也学着读一些爱好之外的书,看一些甚至厌恶的人的演讲,如此的心境之下,学到的东西,绝不止一星半点。
所以啊,也想用写一点东西致以自己的后半生,管它的长短,当下我是这样想的,就该这样记下来。
“希望你勇敢,不因为那些琐碎的,虚妄的情感纠葛而烦心,不要害怕黑暗和雷电。想哭你便哭,想笑时便大笑,不必躲避任何人。他们不过跟你是一样的人,浩浩荡荡在天地间游走一趟之后,终归会变成泥土的普通生命。希望你善良,以前那些劣根性的想法,趁早丢掉吧。如果可以,还是好好爱自己的父母吧,尽管你的阴郁大抵是他们造成的,但是他们给你的爱,并不比别人的爸妈少啊!我知道这可能很困难,但你必须努力。还有,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你还是去试着寻找以前的朋友吧。虽然你总用逃避来解决问题,让一切本该容易的东西陷入冷战的僵局,但是,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做,也许真的来不及。毕竟,明天和意外,你也不知道哪一个会提前到来。还有,可以的话,一个人去外公的坟头上几柱香,不敢告诉别人的话,全都说给他听吧,因为他从来,都会保守你的秘密……”
想说的话当然不止这些,但要把一切未知寄托在只言片语上,还是非常困难的。这不过是一个片段,一个憧憬将来的剪影,后头的日子,我想如果用脚步去丈量的话,可能更好看些。
今日毕,祝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