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诗文

作者: 风雨故人来 | 来源:发表于2019-05-25 06:49 被阅读272次

前几日见青鹿在文章中说,《壮议轩日记》的作者张舜徽先生劝青年人要少读诗词,因为诗词之佳者多为憔悴之人愁苦之作,读多了会消磨人的志气。想起来存此警惕之心的不止他一家,好像曾多次听人说过。弘一法师《晚晴集》曾记蕅益大师之言,“勿贪人间文字诗词而碍正法”。这是佛家观点。今日恰好又见两条资料,不免再重复说一遍。

《昨非庵日纂》“诒谋卷”载,前蜀时郑奕用《文选》来教育孩子,他的哥哥说:“何不教孩子《孝经》《论语》呢,诗文读多了就会学沈约、谢灵运一样,吟风弄月,污染品行。”这话简单直白但很有益。特别是对今人来说,大多没弄清读书是怎么回事。常人不过贪读些歪门邪路的杂书,稍好点的便以诗词为正途,以为风雅不过。尤其是近几年,为迎合人们读诗的偏好,各种名师名家带你读诗词,给孩子读诗给爱人读诗等都出来了。其实,读点诗词抑或其他文学作品未尝不好,只是不要期许太高。诗词歌赋,原为怡情,适合自娱自乐,并非立身之本。读书的根本意义,乃在见识和修养。对古人尤其如此。经史子集总以文集居末,大概也是这个意思。今人是不大讲究“修身”了,其他齐治平之类更无从谈起,故不能明白读书的深意,免不了随波逐流。

有趣的是,在这条不以《文选》教子的记载下,还有一条“不学书画”,颇可参读。阎立本善画,唐太宗遇到喜欢的鸟就会呼唤他来画;韦诞为皇帝书匾,被装在笼子里运到很高的地方,写完匾之后眉毛胡子都白了。二人都以此为耻,告诫子孙不要再学这技艺。书画跟诗词一样,都是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自己体会就好,一旦据以为业,受人役使,便难免违逆本意,为自身带来耻辱。从阎、韦的切身感受来看,仍是以修齐治平经世致用的大才为根本,而以诗词书画的小技为末节。当我们说“不读”“不学”时,并不是要真的“不”,而是提醒自己要有这样的意识和准备。

2019年5月24日

相关文章

  • 不读诗文

    前几日见青鹿在文章中说,《壮议轩日记》的作者张舜徽先生劝青年人要少读诗词,因为诗词之佳者多为憔悴之人愁苦之作,读多...

  • 留下诗文,梅凉为你写长评

    2017/5/25备注: 有时间我会选自己喜欢的诗文朗读,你也可以在本文留链接。读不读看心情,不要抱太大希望。专题...

  • 以次打油诗为证

    一心想做写书人, 不读古书不看文, 空余时间都沉沦。 怎能写出好诗文? 下定决心入文门, 不管前路有多疼, 一天一...

  • 与《诗》同行(二十七)

    不读诗 无以言 《诗经》——邶风篇 《绿衣》是后世悼亡诗的开山之作,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力,诗文在表...

  • 一个转身,往事成了回忆   179//沾衣欲湿杏花雨     赏

    转眼又是一年清明节,走进古诗文,古人的情怀,即使穿越了千年,也能感受到。古人云: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

  • 认识易经的第一天

    不读 《易》不可为将相 不读 《易》不可为将相 不读 《易》不可为将相 不读 《易》不可为将相 不读 《易》不可为...

  • 一日不读书,十日不读书,百日不读书,一年不读书,十年不读书,一辈子不读书。 不读书,会是什么?又是怎样的认识世界?...

  • 不读就不读

    假设,你拿到了一本书,读了几句,发现读不懂,怎么办呢?我推荐的法子是:别强读了,算了吧。 听着有点儿简单粗暴吗?其...

  • 国学智慧经典

    论语:古诗文网 易经:我的空间-古书-道-周易 大学:古诗文网 中庸:古诗文网 止学: 孟子:古诗文网 庄子:古诗...

  • 日常生活中容易读错的字,终极篇,百分之九十的人肯定都有中招

    校对,jiao dui,不读xiao dui 酵母,jiao mu,不读xiao mu 龟裂,jun lie,不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读诗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jn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