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聊聊美国心理学会对自我表现的要求。同样也是分为三个部分:知识、技能和态度。
知识
熟知有关来访者、咨询师角色的界限问题;基于影响、动机以及冲突原因理解自我;个体文化特性的理论及模型。

整体下来,感觉对自我表现比对专业表现,要求内容多,需要达到的标准也多。从这里能看出来,那美国的咨询师更要求在咨询中自我表现出来的样子。
甚至我感觉,对咨询师技能的要求比对知识的要求更多一些。昨天上张道龙老师的课,他提出两个印象特别深刻的观点。
1.很多知识对咨询治疗没什么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知识和技能是两码事。单纯知道这件东西,和想要那个知识发挥作用,在实际咨询过程中,不断的有效果,是两码事。
咨询治疗是有知识有技能,有足够的能力,让一个方法在咨询中展现出来,融会贯通。而知识仅仅是知道。
这个完全是天壤之别。就像看见猪跑和能够把排骨汤、卤猪蹄、猪耳朵做好吃到嘴里一样,看着有相似之处,但实际上是根本不同的两件事。
2.分析一定要具体情况。上课时,问了好些问题,有很多就是很笼统。感觉这样不专业,老师直接怼了好几次。
上百度查每个人都能查到,生什么病,要吃什么药。但具体到每个人是因为什么生病,你要吃几粒,是治疗,还是维持?

感觉治疗是一个特别具体的事情。你不能大而空,泛泛而谈,真没价值,也没意义,所以要有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具体分析。
技能
有能力倾听他人,产生共情;有初步能力容忍情感、冲突和含混不清;有初步能力觉察自我的动机、态度、行为以及对其他人的影响。
有能力识别自我优点及弱点;有适当的自我保护,特别是关系得到专业关系能力的时候;有能力觉察个人在咨询关系中的偏见与盲点;
可参与诚实有成效的自我反省;可适应各种角色变化;或能够弥补其不足;有能力在专业关系中辨认,容忍以使用个人的情感;有能力在需要时寻求支持,包括能够与他人合作,做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估,并认识关系破裂。
我发现对自我表现的技能部分要求最多,是把一个咨询师从咨询中自我展现出的技能,抽出来,一条条归类。
对自我的了解,自我的稳定坚固程度。武志红老师曾经有过一个这样的比喻:
自我也是一个容器,当事情基本在控制中,自体的各个部分也就能够被自我所接纳;当事情有太多不能控制时,自我就有瓦解的危险,而这来自自体瓦解的可能。

而作为咨询师,自我这个容器要有承接能力,有韧性,不容易破碎瓦解。来访者到了咨询室,可能会说一些自己的经历,很负面的东西。
这时候就考验咨询师作为容器的能力,是不是能接得住,能保护好,支持来访者。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态度
有对反馈的开放态度;对新观点,新视野的开放态度;有渴望帮助别人;有好奇心;有自省能力。
有能力容忍关系的模糊性,包括不知道和没有答案;有关系处理上的高度灵活性,包括干预中的灵活性,努力发展个人的专业角色。
态度是开放,助人,自我觉察,包容灵活。听起来感觉一点不难,但实际做到好像挺不容易的。
比如一个女性的咨询师,刚经历老公出轨离婚,这时做一个插足过婚姻关系的来访者咨询,那就很容易把一些另类的情绪,带入咨询中。
知道做到之前隔着一条鸿沟,一时能做到和一生能做到之间,也隔着一个鸿沟。这是一件需要终身修炼的事情,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事情。

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在这个专业上投入的时间精力,钱的增加,越感觉到以后要小心谨慎,不能让投入的这些都白费。
投入的越多,越无法容忍损失,无法容忍因为小污点,面临职业的枯竭,未来没有可能,这种大风险的事情。
投入的成本,决定了未来在这件事情上,是不是会小心。当成本足够,高风险足够大,会不得不小心,因为真的损失不起。
今天就到这里,谢谢你的欣赏。如果你有困惑,欢迎留言咨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