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0 - 2018/10/26解读| 正太叔
本报宗旨:
让你感知正在发生的变化
提前布局投资未来
本周一句话要闻
1、个人征信服务即将放开:专家称切忌意外失信;
2、纳税人5年内两次提供虚假个税专项扣除信息将被纳入信用记录;
3、个人信息将在税务部门共享:中国将突破部门信息孤岛;
4、法院提醒:虚拟货币投资交易不受法律保护;
5、中国城市竞争力最新排名:深圳超越上海成为榜首;
6、前三季度广东GDP增长6.9%:出口增速扭负为正
7、统计局:9月份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8、2030年老龄人口或达1/4:应对老龄化需加强顶层设计;
9、民政部:全国93%养老机构可提供医养结合服务;
10、为缓解日本劳动力不足、稳定退休金制度,日本拟将延迟退休至70岁;
11、外媒:全球房价泡沫指数香港排第一,平均攒46年薪水才能买套房;
12、港珠澳大桥24日正式开通。香港旅发局主席: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区
13、我国黄金消费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产量11年保持第一
14、2018年全球城市综合实力榜:伦敦连续7年位居第一;
15、全球个人财富排名出炉:瑞士居榜首,百万富翁达11%;
本周财经要闻解读
《个税抵扣规则出炉,减税明显》
10月20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出炉。征求意见将有15天时间,再经过修改完善,提交国务院讨论,于明年1月1日实施。
@正太叔
上周末,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征求意见稿出炉,增加了六项个税抵扣,这次改革可以降低老百姓的税收负担,也就是说大家到手的钱比以前更多了。有点像上次我提到的香港居民扣税法了,也就是说越来越人性化了。
比如1月1号之后,月收入10000以下的人可能不用交个人所得税了,10000以上收入的人群每个月也可以少交好几百元的个税了。
具体规则我跟你们解释一下:
1、子女教育费每个家庭每个月有1000元的免应税额,可一人全抵扣或者夫妻双方各抵扣500.
2、参加学历考证的这种每月有400元的免应税额,职业证书考证的每月有300元的免应税额。但参加兴趣爱好班培训的这种没有免应税额哦。
3、大病医疗费超出15000的,之后的60000之内的费用可以计入免应税额。
4、首套房的贷款利息,每月可免应税额1000元。
5、租房者,每月可免应税额800-1200元(根据所在的城市划分)。
6、赡养年龄在60岁的父母,每月有2000元免应税额,夫妻双方都各有2000额度。
为什么说月收入10000以下的人有可能不用再交个税了?
首先,文中一直提到的“免应税额”的意思就跟“个税扣除起征点额度”是一样的。
我们都知道,以前个税扣除起征点是3500,今年10月份提高到了5000。
意思就是以前3500以下收入的人不用扣税,现在5000以下的人不用扣税。
标准的应纳税所得额是这样计算的: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五险一金等)-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对于一个月收入1万的人就是这样计算的:10000-5000-1000(假设五险一金的钱),最后剩下的4000再按税法等级去计算要交多少税。
明年新的应纳税所得额是这样计算的: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五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免应税额)-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所以假如月收入1万元的王二狗明年能向单位证明自己的孩子每个月教育费支出是1000元,房贷利息是1000元,赡养老人费用是每个月2000元的话,那么,它就不用再交一分钱的税收了。因为它的“免应税额”有4000了。
所以10000-5000-五险一金-4000=0或者负数
明白了吧?这次新改革后基本上可以让月收入1万以下的人群免交个税,对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最受益。
接下来我们要准备的是住房贷款合同、还款记录、孩子的学费支出证明等等材料,然后上交给你的公司,然后说出你的需求,财务就会帮你去办理了。以后你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又可以多几百元了。
感谢CCTV,感谢国家。
顺便问一下,明年每个月多出来的几百块钱你们准备拿来干啥?
《2018年全球品牌价值排名》
Interbrand 2018年最佳全球品牌报告公布,苹果公司击败谷歌(1555亿美元),亚马逊(1007亿美元),微软(927亿美元)和可口可乐(663亿美元) ,排名前五位。
@正太叔
Interbrand这份榜单已经连续做了19年了,每年都会统计全球前100个品牌的排行变化,这份表单在英国甚至全球都非常受CEO的重视。
这份榜单似乎给我们的投资决策带来了一些启发:
看了历年名单发现,苹果这几年表现非常强劲,属于白马中的白马。而亚马逊是这几年来增长最快的公司。这两家公司都在美股上市,是目前美股市值最高的也是唯二破万亿市值的公司。
看了历年名单发现,这份榜单里面的公司排名起伏都不是很大,可以理解成大公司品牌地位很难被撼动。投资它们公司的股票似乎蛮适合稳健投资者。
看了历年名单发现,进入前100名的公司最多的是科技公司与汽车公司。
看了历年名单发现,一半以上的公司都是美国公司,而且这些美国公司还是排名特别靠前。同时,榜单上的这些公司几乎都在美股上市,也就是说只要你有美股帐户都可以买到这里面大部份公司的股票。
所以,未来科技股估计仍是引领世界商业或者仍是美国股市支柱版块。全球100品牌的公司股票也比较适合不会选股的股民投资。
《韩国GDP增速跌至九年新低》
韩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从二季度的2.8%回落至2%,不仅低于预期的2.3%,也创下2009年来新低。当季建筑投资更是出现1998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萎缩。
@正太叔
韩国GDP一直被视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因为它是全球最早披露前一个月主要经济数据的国家,主要出口汽车、手机、电脑等个人消费电子产品。
除了GDP回落,早在今年五月份,韩国出口就出现了两年来的负增长,韩国出口的涨跌表明全球需求的强劲或疲软,所以,意味着今年动荡的全球经济又加了一层阴霾。
目前这种不健康的趋势预计会持续下去,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
最新ETF估值表
@正太叔
跌了好久的证券ETF本周累计涨幅15%。按纪律操作就行了。具体看下面A股分析部分。
本周全球主要股市表现
上周五上证指数2550.47
本周五上证指数2598.85
上周五深证成指7387.74
本周五深证成指7504.72
上周五创业版指数1249.89
本周五创业版指数1263.19
上周五香港恒生指数25561.40
本周五香港恒生指数24717.63
上周五日经225 22532.08
本周五日经225 21184.60
上周四俄罗斯RTS指数 1134.16
本周四俄罗斯RTS指数 1120.69
上周四道琼斯指数25379.45
本周四道琼斯指数24984.55
上周四纳斯达克7485.14
本周四纳斯达克7318.34
上周四标普500指数 2768.78
本周四标普500指数 2705.57
@正太叔
说说A股:
上周破净股数量:444,破净股比例:12.5%。
本周破净股数量:406,破净股比例:11.42%。
先来回顾一下本周大盘走势:
周一暴涨,周二大跌,周三冲高回落,周四大幅低开高走最终微涨。周五高开低走回升。
本周最亮眼的板块非券商板块莫属了。
我们长期定投的512880周一竟然涨停了,ETF涨停还是蛮少见的。
周二、周三、周三大盘绿油油的情况下,券商ETF竟然也是红盘收场,不过周五终于扛不住大旗也绿油油了。本周最终涨幅+15%。
从今年下半年我就一直跟大家说A股进入低估区域,但还没有到底。
这里说的是“估值底”。
牛市什么时候来可以参考三个底。
一是估值底,二是政策底,三是市场底。
我一直说的低估值,就是指快到“估值底”的意思。
至于“政策底”也逐步出现了。比如上周各省市政府开始救企业救杠杆,周五金融圈四大领导又出来喊话。所以周一股市受了刺激,集体暴涨。
至于“市场底”还没有到,等大家都不谈股票的时候就差不多到了。
所以,目前熊市周期是走完一大半了。
这周我很庆幸没有操作,否则肯定被埋了,你看这一周的波动。
老老实实按纪律操作吧,不保证赚的最多,但是最终肯定比大部人赚的多。
A股老是像这周这样多空对峙是不可能的,所以下周应该是重新选择方向的时候了。
说说港股:
恒生指数目前平均市盈率10.43,处于低估区域,长期来看,投资价值渐显。短期来看,还有风险。
也就是说:现在适合先开好港股帐户、准备好钱,然后等待时机、随时分批入场。
不过大家不用急,等它跌到09年初或者16年初的市盈率的时候再快步入场,但不一定有机会跌回那里。
所以我个人其实之前就已经有布局一点港股了,接下来如果港股继续下跌的话,我会慢慢多换点港币入场。
说说美股:
上上周的周报我们已经评测过美股了。当时的总结是“还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牛市在10月初就结束,还需观察年底前的三件事,年底之前变数很大。”
所以越是这样,市场越乱,你们看双倍恐慌指数,这半个月虽然涨涨跌跌,但是却涨了150%以上了。
所以呢,我个人意见是,在还没有确定牛市是不是真正结束、争论还是很大的时候,持有双倍恐慌指数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等市场稳定,走势明朗之后再抛掉,到时候收益可能是A股一轮大牛市的总收益。
-END-
作者:正太叔,可能是金融投资界最能把每篇文章都写成干货的自媒体人了,关注我不会让你成为有钱人,但能让你更有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