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我把恋爱的消息告诉父母以后,母亲大人以毫无商量余地的态度当即反对。
原因很简单,男友来自遥远的西北,而我们家则是在典型的南方城市。天南地北,用在我俩身上最合适不过。
父亲在这件事上保持惯有的理性和沉默,母亲则是向我痛诉了一番革命家史,道尽了二老的辛酸不易。
可能多年以后我才会明白,如果突然有那么一个“陌生人”成了自己闺女的男朋友,一条无形的防御线就从心底拉得很长很长,就会又痛又酸又复杂,但是不得不去接受这个事实,以及那个未曾谋面的“女婿”。
大概是对二老的反应已经有所预料,我以前所未有的平常心陈述了自己的想法。其实父母并不太关心你们是怎么在一起的,他们更在意你们的计划和长远打算,并以此来判断你们对这段感情是否认真。至少我的父母是这样。
有时候,对症下药很重要。
记得那是大三的暑假,我和母亲之间的交流就在“理解”与“冷战”之间游走。我觉得自己最终获胜的原因是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无论父母怎么质疑,我都有理有据地应对。
你要相信,他们再固执,无非都是不想让你受苦,你需要解释的就是你可以服人的理由,以及实际行动。
后来,男友和我妈通过短信、电话和微信的联系,总算是有了实质性的交流,对于老妈口中的“这个男娃娃”,二老从陌生变成了熟悉。
2
大学时代的恋爱,大多数父母知道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对他们而言,孩子们的恋爱就像小打小闹,过了三分钟的热度自然就会重新考虑——要么继续在一起,要么别离。
于是他们选择中立,持观望态度,静待着事情的发展,最后再做客观的评价。这类家长的典型代表就是男友的父亲。
第一次见到男友口中的“爸爸”是在大三暑假刚刚开始的时候,在S市,最闷热难耐的天气。我和室友被这里的网络中介忽悠得没了工作还赔了钱,在男友的一再说服下,便灰溜溜地跑到叔叔家“暂避风头”。
此时的男友也从家里专程来到S市,找了一份兼职工作。我们围在饭桌旁边,叔叔忙里忙外地张罗着午饭,旁边书桌面前的墙上是一幅清幽脱俗的中国山水画,画旁是他的笔墨(具体内容记不清了)。
文雅先生,能屈能伸,这是我脑子里浮现出的第一句话。
在S市几日短暂的相处中,叔叔慎重地考虑并接受了我们的故事。得到认同的我们就像获得某项大奖一样,激动的心情中带着如释重负。后来在我们与叔叔的电话聊天里,叔叔一边肯定我们周祥的计划,另一方面也无时无刻不在给我们敲着警钟。
其实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男友天生有着双鱼座的浪漫幻想精神,而自己的爸爸每每比较务实,在儿子就要翘起尾巴的时候及时给他加以提点,这不也是为父母的给子女们打开人生之路的正确方式吗?
3
对于儿子和女儿这两种不同角色,父母都是有不同的培养方式的——鼓励儿子在外闯,说服女儿回身旁。
男友的妈妈在听闻我俩的事情以后很是欣喜,她是父母中最开始支持并鼓励我们的,同时也赞成自己的儿子先在外奋斗,再考虑家的事宜。
听到阿姨这样的一番说话,我感到既惊讶又佩服。
因为我与男友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按理来说没有谁家的父母不希望儿女在身边,只有一个儿女,既舍不得,也无从选择。可是阿姨却是这样宽容大度,也不阻挠自己唯一的儿子远在他乡。
在知道叔叔已经见过我这个“未来儿媳妇”以后,阿姨也借着看儿子的理由,不远千里从家里赶到我们学校,叔叔闻声也从S市赶来,我们进行了一个突然的小聚。彼时我俩正在上大四。
这应该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见家长”,还由于刚刚开始的不会“处理”,被大学的好朋友一通“教导”,当然这都是后话。
当脑海中自描自绘的“未来婆婆”真真切切站在面前的时候,一切的寒暄都是那么顺其自然,因为这位“妈妈”太会聊天,根本不用担心尴尬冷场之类的情况出现。
于是,在短短的一天时间,我们就很轻松愉悦地相处了下来。闺蜜在听说了我这次的“见家长”事件后,表示我以后根本不用再担心婆媳关系。就连妈妈也在电话里偷偷教育我,人家阿姨对你那么好,你也要好好待她,好好待她儿子。
4
做了二十几年的女儿,我深知母亲为人处世的法则——刀子嘴,豆腐心。尽管一开始老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阻止我和男友,但最终还是双拳敌不过四腿,我和男友双管齐下,还算较成功地稳住了老妈的“军心”。
就连一贯稳重踏实的男友也在这个节骨眼上焦了一回心,对“搞定丈母娘”暗暗叫苦不迭,我只能回他一个无奈的摊手和不懈的口头鼓舞。
不过功夫总是不负有心人,最后,母亲看到了我们的诚意,给了我俩首肯。
母亲一直处于家中主心骨的位置,大小事宜具操心,没同意我俩之前几乎天天给我做思想工作,同意我俩以后又会隔三差五地担忧我俩的未来,总之就没有省过心。但母亲是个喜乐参半的人,虽有时不免吐露点负能量,但总的来说却是向往“光明大道”。
那段时间,母亲最闭不上口的就是教育我与夫家相处的“为人之道”,我笑着谈到她以前对我说的那些决绝的,毫无妥协之意的话,暗地里深深佩服她现在的这番哲理之言。
5
在与男友的这段“坎坷”经历之中,我的父亲从一而终坚守着“中庸”之道。一方面,他不希望母亲在不明真相之际和我大伤和气,另一方面,他也在暗自考虑着我的将来,或者说是我和男友的将来。
父亲经常就事论事地给我做规划,他曾理智地告诉我,经济条件决定夫妻相处的幸福指数。他希望我们毕业之后无论怎么计划安排,务必要保证的就是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要一起奋斗一个物质意义上的稳定的家。
好像在对于我俩感情好的这一方面,父亲丝毫都没有怀疑过,不过的确如此的事实,也勿需怀疑。
必须要承认的是,我的父母在接受我俩感情的进度上确实不及男友的父母。比起叔叔阿姨的肯定和支持,我的父亲母亲有较多的斟酌因素,不过这确实不影响最终的效果。
6
毕业以后我和男友也根据具体情况对我俩的目标进行了适度的调整,这意味着我们的爱情之路将更加艰难和漫长。
从校园的诗意岁月突然过度到面对生活的柴米油盐,以及摆在我们面前棘手的问题(如何工作,如何独立,如何让双方长辈放心),好在家长们对我们总是充满信心和热情的。
刚刚毕业的我们还未曾脱离父母而完全独立,不忍心看着我们在外受苦的爸爸妈妈们也是在暗地里给我们提供着经济来源——钱。当然,在接济完我们以后还不忘打趣地说道,非赠,实乃借也,有借有还的。
于是我和男友受之有愧,也好似理所应当地拿着一袋袋“金币”,开启了我们这一代人有忧有乐、难易并进的奋斗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