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周群老师说

周群老师说

作者: 天下果盒1234 | 来源:发表于2023-02-22 22:07 被阅读0次

    项目学习推进中,要特别注意把握时间节点。有些任务,不是我们以为的常态教学做到那儿了,学生就一定能完成。特别是对学情不理想的学生而言,语文学习的过程,更是促起视野拓展、思想提升、感情丰富的过程。比如我们六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孩子心智并不成熟。他们当然或早或晚会成熟,但迫切需要外力的推动。缺少这样的push,学习效果很可能就大打折扣。

    比如七下《邓稼先》《说和做》这样的课文,学生根本不熟悉相关历史(前两天问过学生,学生说,没学这部分历史呢,所以知之甚少)。我就想,历史进程中的名词、数量词、人名……学生多大程度上能感同身受,比如,他们对丧权辱国的屈辱体会多少?……布置检索资料的作业能起多大作用?能不能以及多大程度上能让学生充分了解背景、进而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呢?我相信对于部分成熟些、有求知欲的学生,检索资料是有助于学习的,但对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就没有半点左右,毕竟网络检索到打印材料,也只需要几分钟的功夫……

    周二上课带学生看了纪录片《大师》的《闻一多》(上、中、下),花了近两节课时间。说实话,我挺心疼课时的。但又觉得不这样铺下去,特别是对时代背景理解不到位,学生对闻一多的理解就会肤浅很多,单是学习文本,再怎么精读研讨,效果上会大打折扣。阅读教学除了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还要提升他们的思想、促认知发展。

    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观察了学生的表情。我能感受到的是学生对战争、对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有了感性的认识,思想感情有了一定的变化,他们对闻一多这个人物,少了草率,多了油然而生的崇敬。这是我希望看到的,这样再学习课文,就会经历一个接受精神洗礼的过程。

    回办公室,我和海兴聊这两课时花的值不值(冤不冤),海兴说,应该这样做。他和我有同感。他说在教古诗文的时候也是有这样的问题,对时代背景、对作者等了解不深入,学生就进入不了那个情境,体会到的就会差很多。(大意)得到海兴的呼应,我劝自己稳住,有些时候,“慢就是快”。

    昨天上课,推进果然顺利很多。今天围绕第一次检索的资料进行的分享交流,每位同学简明扼要地介绍人物事迹和人物最打动自己的精神。看着学生的眼神,体会他们的态度,能充分地感受到学生们对民族英雄有发自内心的崇敬。我心想,学生思想情感发展到这个地步,项目应该是成了一半。

    四个小组分享完毕,还有两个组,明天再给点时间。

    和学生说了微调项目任务的想法,他们没有异议。项目最终的任务调整为“学习奋斗者精神,讲好科学家故事——致敬当代科学家”。

    发了两份支架材料,一是民族精神探源的相关材料,之前闫欣老师选的;二是昨天我整理的六种精神的材料。学生课下阅读材料,明天按专题分组,再做探源讨论和版面初设计。周末学生围绕六种精神再做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事迹的检索,下周制作海报(或展板)、讲科学家故事。

    从起点到终点,学生的心智、思想情感等,一定要一步步跟着成熟才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群老师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qz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