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了十几年书,成绩一直属中等偏上,没怎么拔过尖,真要拿得出手的,还真只有高一那年,那年在全级10个班中考了第二名,算是我学习史上的巅峰了。
从小,我的父母使用“愧疚教育法”要多一些,“我们每天背太阳过山,多么辛苦你们也晓得,一定要努力读书,脱掉农皮”,父母每年都会重复的话,虽然每年说法不同,但意思都差不多。
其实,这对我没什么效果。首先,我并没有觉得当农民辛苦是一件很惨的事,其次,小小年纪的我还我来不及懂这些。小学五年级,成绩开始慢慢上升,居然是因为我的自尊心受挫,因为班主任老是看不起我,认为我脑壳笨,做事情轴,将来一定不成器。于是我便下定决定努力给老师“一巴掌”。现在反观,一方面感谢自己这种幼稚的行为,至少学习成绩确实提高了;另一方面却体会到了父亲在教育中的问题,因为父亲的日常否定,让我变得唯唯诺诺和自卑,让我极其在意别人的看法,让我从来没想自己要什么,只想给“给别人好看”。
杨老师是我高中班主任,一个瘦瘦高高的人,长得不算漂亮,却永远散发着一股积极的令人舒服的气场。她是第一个鼓励我的老师,我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她引导我思考,我到底喜欢什么,我为什么学习,我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学习是为了提升”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脑海中。14岁的我觉得,我学习不为谁,为我自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虽然这个想法在现在看不尽成熟,但在当时已经异常难能可贵。
单位同事的小孩念二年级,成绩怎么样我不清楚,但是从未吃过安生饭。每一顿饭同事都会从头数落到位,饭没吃几口,吃了一肚子气。
我一直不敢结婚,更不用说教育下一代了,一个原因是知音难觅,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我还不清楚要教给下一代什么。我怕,怕他在这个世界迷失自己。
学习,很简单的字眼,每一个现代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学的好坏,幸福还是痛苦就和出发点有关了。希望我们每一次学习都能带着好奇去探索未知,真正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想清楚我们为什么学习,然后学习。
从出发点看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