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做完《非暴力沟通》的直播讲书,想趁着热乎劲把这本书里的主要内容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作者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评判的世界中,我们满脑子想的都是评判自己或他人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这让我们脱离了行为背后的需要,渐渐我们都离自己和别人的需要越来越远,我们既感受不到自己的需要,也体会不到他人的需要。
在作者看来,人与人只有连接到彼此的需要才更容易展示人性的善意,因为需要是相通的,只要我们看到彼此行为背后的需要,我们更容易相互理解。
非暴力沟通包括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看着也不多,好像这种沟通方法很容易,但实际上每个要素我们都会遇到困难。
在观察的时候我们最容易带着评论,客观描述自己看到的现象和事实不容易。在感受部分我们可能不敢或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在需要部分我们可能不敢或不知道自己的需要。在请求部分我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提请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认为自己的感受是因为别人的言行举止引起的,我们没有承担起自己感受的责任,而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要学习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仔细想想我们能明白我们的感受不是因为别人的言行举止引起的,只要想想同样的言行举止却会让你产生不同的感受。
作者认为感受是我们如何看待他人的言行,以及我们当时的需要和期待引起的,所以我们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关于如何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作者认为就是要把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相连,越能把感受和需要连接,我们越能感受到彼此的善意。
关于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总结到这,透过这本书,我也感受到语言习惯对我们的巨大影响,它导致我们远离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都太久了,以致于成为阻碍我们感受到彼此善意的障碍,如果想要减少给别人造成的语言伤害,就请来看这本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