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186871/a7dd8fd484abb22c.jpg)
学,然后知不足
12天,9堂线上课,一天线下体验课,由芝士商学院主办的“杨曦沦青年品牌通识课”,一个周期下来,虽然,对“品牌”的认知依然还没入门,但却让我找到了领悟“品牌通识”的方向。
奇妙的“品牌私垫”
线下体验课是在北新桥地铁旁的一个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内举行的。小院距地铁出站口,直线距离不过10几米,虽然紧邻簋街,然而这里仿佛闹市中的一方净土很安静。
在穿过一段狭窄的羊肠胡同,豁然跨进一道大门,教室就在正南那间仿古式的老房子里,20几位学员围坐在四张课桌旁,聆听杨老师的演讲。
窗外竹影摇曳,室内书声朗朗,仿佛古代私塾课般的感觉。
杨老师正襟危坐在讲台上,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中不知不觉过了一天。
课后,杨老师笑称,这简直就是一堂“品牌私垫”课。
杨老师以前做过记者,具有敏锐的记者思维。就在学员们纷纷走教室离场时,杨老师望着窗外,自言自语道,这个小院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紧挨地铁、胡同的历史以及胡同口的垃圾分类…可以写一篇很好的文章。如果让我写的话,准能成为一篇上头条的文章。
看来,除了“品牌通识”课,还期待杨老师再开发一门“品牌写作”课。
烧脑的“品牌画布”
杨曦沦老师是国内知名品牌金融专家,在他的名片上赫然印着一行小字:十句话揭开品牌的底牌。足见杨老师对“品牌”的热爱和深入潜出的深刻理解。
这让我想起有位专家曾说过,对于一个概念,如果你不能用一句话把它说清楚,只能表明你对这个概念是一知半解。
杨老师不仅说清“品牌”的慨念,还揭开它的“底牌”特别是杨老师独创的品牌工具箱:“品牌画布”。
所谓“品牌画布”是指围绕产品、用户、平台、金融价值增长的路径,从文化资源、IP识别、故事、体验、联接、品牌资源等六个维度设计该项目的品牌化方案。
同时,杨老师还手把手教你如何在各个要素中,找到该项目品牌化的立足点、制高点和突破点,形成方案。
品牌画布环节很烧脑,但当你围绕一个案例,全过程做下来之后,果然收获很大。
从小白到职场高手
“人类的梦想从未被彻底满足过;人类的潜力从未被彻底释放过。”在课堂的最后,杨老师在屏幕上打出了这句话。他希望通过12天的“品牌通识课”让每位学员都能拥有自己的品牌世界观、方法论、工具箱。
我们曾无数次仰慕高人的伟大成就,以为那是天赋使然。其实,高人也是从小白开始的,也是鹦鹉学舌般亦步亦趋逐渐走向成熟的。正如日本四大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在他刚刚结束的“盛和塾世界大会”上分享的他的成功经验,原话是这样说的:
在开始阶段,可以模仿我,把我所讲的哲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原原本本向员工传述。立刻血肉化,迅速付之实践。鹦鹉学舌的情况,占了一大半。我猜想,作为经营者对于人生观和劳动观的话题,方法不清楚。我是怎么想的只能说些半生不熟、不痛不痒、如果讲的是陈词滥调,可能适得其反。不如用我的话原汁原味告诉大家,这样就有了权威性。在开始阶段这样做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要拼命学习,反复读我的书籍和材料,用这样的方法学习,潜移默化,我的思维方式就会变成你的东西。若干年后就会变成你们自己的想法。这时再说“我是这么想的”,不会犯错,还能打动人心。自己缺乏和修养、更没读过哲学和宗教书籍、学生时代没有好好学习,词汇也不丰富,可以直接引用塾长语录。我自己以前就是这么做的,我直接用松下、安冈、中村的语录,到后来自己也能阐述哲学。
连伟大的经营之圣都是这样,从小白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我等凡人当更加努力。
不奢望成为专家,但求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