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吃了四年二姨作的饭,现在却发现,二姨的厨艺对我而言仍是个迷。
那天,带豆丁和开心姐姐一家出去吃饭,席间由餐厅的口味聊到各家的厨艺,两位妈妈一致认为,二姨她们姐妹几个厨艺特点是“量大而味平”。量大是公认的,在二姨家吃饭,米饭两碗是标配。但味道一般化么,我吃了那么多年怎么没觉得?
十一岁那年,我小学毕业,靠着姨父的面子和父亲的辛苦钱进了县城的初中,住到了二姨家。
二姨家当时已经有两个上学的孩子——上初三的小表哥和也上初一的喃喃,我是第三个。三个初中生在三个学校,不过上课时间相差不多,所以在小表哥的带领,我们仨都是一块起床,跑步,一块出门然后分头去学校,晚上回来后坐一屋里写作业、学习,再一起睡觉。
以前的中学不时兴寄宿,学生们就餐要自行解决。那时候的校门口,到处都是小饭馆,从早点到宵夜,一应俱有,生意兴隆。不过,我向来不知道这些店有何特点、口味如何,因为我的一日三餐向来是在家吃的。
每天早晨,二姨会先喊我们起床,然后在我们出门跑步的时候准备早饭,等我们跑回来洗脸刷牙好了,早饭已经摆上小餐桌了。二姨的早餐,简单又扎实,一般都是素面、挂面、粉干、米面什么的,卧上个荷包蛋,每人满满的一汤碗,有时会是蛋炒饭或咸蛋配粥,也是岗尖的一大碗,还有就是偶尔会是牛奶配馒头,那就每人两个白馒头起步,多吃不限。每天早餐都是这样,仨小子都是一口气吃完,一上午都不饿。
中午和下午,二姨就赶着下班的时间回家做饭。中午时间短,二姨比我们放学的时间都要早,等我们都到了,马上就可以吃中饭,饭后我们午睡,二姨收拾厨房餐桌,然后等我们上学出门时也去上班。下午则是我们先放学回家,等我们作业做差不多了,二姨也回来了,快快地做好晚饭,让我们吃完休息一下,或者上楼学习,或者去上晚自习。
晚上,二姨忙完后总会在我们的房间里坐坐,打打毛衣,或者检查一下背诵。话说,二姨的毛衣织得是真好,现在我家女儿最好穿最常穿的和过两年上幼儿园准备穿的小毛衣,都是刚出生二姨奶奶就给织好了的。
等到了九点半左右,上晚自习的孩子回来,书桌前的孩子也坐得有些乏了,二姨就要去准备宵夜了。面包热牛奶、汤圆、馄饨,吃完洗漱,仨小子再玩闹一下,一天也就过去了。
长大后,同学聚会时同学们回忆校门口哪家早餐店的猪脏粉好吃,哪家夜摊的砂锅地道,对我而言其实都没什么概念。他们都说上午第三节课和下午放学是最饿的时候,我也同样没有感觉,因为每顿必须吃两碗米饭的要求,让人完全没机会等到饿肚子的时候。
再回到开头的问题,若真要问味道如何,说实话二十多年过去了,还真想不起来了。我只记得顿顿总会有鸡鸭鱼肉,然后,我也是在那时候才认识了什么是虾蛄,什么是蝤蠓,等等。另外就是现在写这些文字时,仍禁不住要两颊生津。
其实,这么多年来我心底最好奇的疑问从来不是二姨的厨艺,而是一直很纳闷完全不懂外语的二姨常常检查我们背英文单词和课文,总能知道哪错了,她是怎么办到的?
直到成年后,有次问了二姨这个问题,她笑着说:“看表情啊,都写在你们脸上了。”
二姨的厨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