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0年,东汉灵帝建宁三年,天下民不聊生,“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
灵帝一朝,宦官当权乱政,天灾人祸不断,鲜卑数寇边关,黄巾大起义,而汉灵帝却只顾自己贪图享乐,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
灵帝一朝,内忧外患
公元168年,汉桓帝去世后无子,皇太后与父城门校尉窦武定策禁中,派刘倏持节,率领左右羽林军,来到河间,迎立此时为解渎亭侯的刘宏,即此后的汉灵帝。
城门校尉窦武升为大将军,亲自持节,把汉灵帝迎入殿中,十二岁的刘宏登基称帝,改元建宁。
汉灵帝即位,以前太尉陈蕃为太傅,与窦武及司徒胡广参禄尚书事。
然而,仅仅过去九个月,窦太后与窦武谋诛宦官,却被宦官曹节先下手为强,假传圣旨,诛杀了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等大臣,皆夷其族。从此,灵帝一朝的朝政大权,落入宦官手中。
灵帝一朝,外有敌寇,内有反叛,期间夹杂着旱、蝗、地震等天灾。
建元元年,鲜卑及濊貊寇幽、并二州,数年之间,鲜卑侵扰边境,从并州、幽州,发展到北地、辽西、酒泉,北境全线成为鲜卑的猎场。
终汉灵帝一朝,有记载的鲜卑寇边,足足有17次之多,其中尤以幽州、并州为重。
同时在内部,“江夏蛮叛”、“丹阳山越贼围太守陈夤”、“济南贼起”、“会稽人许生自称“越王”,寇郡县”、“益州郡夷叛”、“合浦、交阯乌浒蛮叛”、“巴郡妖巫张修反”、“江夏兵赵慈反”、“武陵蛮叛,寇郡界”、“荥阳贼杀中牟令”、渔阳人张纯举兵叛、辽东太守杨终举兵自称天子、零陵人观鹄自称“平天将军”,寇桂阳、休屠各胡寇西河……
此外,更有对东汉政权冲击最大的黄巾起义……
四方动乱,民不聊生,而天公不作美,地震、旱灾、涝灾、蝗灾、瘟疫和大如鸡蛋的冰雹灾害一个接着一个,摧残着风雨飘摇的东汉王朝。
狼烟四起,烽火遍地,眼看着江山即将残破,而汉灵帝对此却充耳不闻,依旧耽于玩乐。
明码标价,卖官鬻爵,宦官得志
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7年,汉灵帝面对日益亏空的国库,首次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多少,明码标价,“两千石”值钱两千万、“四百石”四百万,卖官收入的钱财,专门放入“西园”存起来。
同时,还私下让身边的人也跟着卖公卿官爵,“公”千万,“卿”五百万。
地方官吏考核升迁,得先到“西园”商定官职价钱,如同买卖。
汉灵帝宠信宦官,张让、赵忠、夏恽、郭胜等十二人,皆为中常侍,“十常侍内乱”发源于此。
卖官敛财的同时,宦官张让劝汉灵帝敛天下田亩税十钱,用来修建宫殿,造万金堂于西园,巧立名目,让官吏捐纳“助军修宫钱”。
汉灵帝未继位之时为侯家,住的地方贫困,总是担忧自己住的不好,又回到老家河间大买田宅,修筑第观,把自己的钱财寄放到身边的小宦官手里, 经常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
宦官得志,无所惮畏,也修建大量豪宅,汉灵帝有次想要登高台,宦官们怕汉灵帝登高后看到自己家的豪宅,便派人劝汉灵帝道:“天子不当登高,登高则百姓虚散。”
自此以后,汉灵帝不敢复升台榭!
西园弄狗,操辔赶驴
汉灵帝不断推陈出新,为自己找些有趣好玩儿的事情,作列肆于后宫,将商业街开到了皇宫之中,让后宫采女贩卖,导致后宫盗窃争斗愈演愈烈。
而汉灵帝本人,身着商人的衣裳,假扮商贾,饮宴为乐。
手下的一众宦官,同样穷尽心思,变着法儿地讨汉灵帝高兴。
汉灵帝营造的“西园”,不仅成为卖官鬻爵的大本营,更是自己玩乐消遣的中心,手下之人曾给一条狗带上进贤冠,佩上印绶,假装成官员的样子,只为汉灵帝的高兴。
进贤冠,文官佩戴,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汉灵帝见而大乐,手下人趁机说:“王之左右皆狗而冠。”讽刺朝廷百官。
狗玩腻了,汉灵帝又找来四头驴,亲自操辔持鞭,在皇宫里跑来跑去,玩得不亦乐乎,京师洛阳争相效仿,甚至导致驴价大涨。
《续汉志》言:“驴者乃服重致远,上下山谷,野人之所用耳,何有帝王君子而骖驾之乎!天意若曰,国且大乱,贤愚倒植,凡执政者皆如驴也。”
被董卓鄙视,死后天下大乱
汉灵帝一朝,天下大乱,百姓纷纷起而反抗,地方割据势力崛起,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江山。
汉灵帝死后,皇子辩即皇帝位,何皇后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哥哥何进为大将军,参录尚书事。
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奈何又被宦官们先下手为强,中常侍张让、段珪等杀大将军何进,引来虎贲中郎将袁术烧东、西宫,攻入皇宫诛杀宦官。司隶校尉袁绍亦勒兵诛杀宦官。
张让、段珪等劫少帝及陈留王出逃宫外,后或被斩杀,或投河而死,少帝与陈留王深夜“逐荧光行数里,得民家露车,共乘之。”
此后少帝被董卓废为弘农王,而陈留王刘协被立为帝,是为汉献帝。
董卓在行废立之事时,曾对袁绍说:“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
《谥法》有言:“乱而不损曰灵。”
汉灵帝一朝,东汉江山在名义上还是属于刘氏,然而却已名存实亡,所谓“乱而不损”,徒自欺欺人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