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焦成松
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有书相伴作为生活的常态,是一生最美好的习惯。
书籍博采诸子百家之灵气,荟萃人类文化之精华;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万千气象,云集其中。(欺世盗名穷疯了只顾捞钱的《平安经》除外)
好书足以陶冶人的情操,历练人的心智,厚实人的底蕴,纯粹人的精神,完善人的灵魂。
一本书,就是一个人或一群人,读一本书,就是在与一个人或一邦人对话。通过文字,与古人与圣贤先哲交流。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浏览名著,就是结交良师益友,以资弥补现实生活的不足。行万里路,能让我们遇见各种美丽的风景;读万卷书,能让我们遇见各种有趣的灵魂,进而引领我们也变得有趣,变得见多识广。
区区五尺之驱,短短几十年光景,居然能弛骋古今,叱咤风云,甚至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诞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读书。如此好事好习惯,如果拖延到中年以后再来匆匆补救就太令人惋惜了,最好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养成。早一天读书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晚一天读书就多一番平庸的困扰。
读书不仅要泛读,也要有选择地精读,真本事的掌握,主要来自精读。
第一遍可以囫囵吞枣,享受速读之乐趣,如诸葛所云,观其大略,不求甚解;第二遍就须静心坐下来精读,吟咏沟通,体味其中奥妙;第三遍便要逐字逐句研读,格究琢磨,并付诸实践,正所谓知行合一,半部论语治天下。三遍读毕,搁置一段时日,再去颂读,便如老友重逢,又有翻新再悟之处。
只有博览群书,方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读书能养心,能养生,甚至能养颜。一个人读不读书,从其面容即能看出。一个人美不美,不仅仅看外在的相貌,还要看内在的气质(心灵美更经久耐用)。只会吐痰不懂谈吐者必是不读书的粗俗之辈。一个人读不读书是不一样的,从表情、神态和风度于举手投足间都会显露出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的素质形成了家庭的软件环境。父母爱读书,孩子定会受到好家风的熏陶,耳濡目染。父母不读书,要让孩子爱读书,实在为难。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么人学么人,跟着菩萨敬鬼神,况朝夕相处备受模仿的父母乎?热衷于打开电视机刷剧追剧或整天攥着手机不放的父母,却勉强子女关起门来读书做作业,欲通过下一代的努力去弥补自己年轻时蹉跎的遗憾,岂不是痴心妄想又自私透顶?读书难行路苦。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传不如身教,身教重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哪怕装模作样拿本破书乱翻也好,尤其是家有高考中考的孩子。
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希望每天都是读书日,经常能望着书籍会心一笑。开卷有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