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朋友家孩子的生物地理联考试卷,很奇怪,都是初中时候学的知识,但对两科的知识点记忆完全不同。
地理的选择题对我来说基本没难度,后面的填空题也会百分之八十左右,就连俄罗斯的终年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我都还记得,可是生物就像天书一样百分之九十的题都不会,有些蒙上了也只是靠感觉,完全解释不了原理。
我是1999年读的初中,到2011年的时候,我还能凭借记忆画出铁路及沿线的重要城市、矿产分布图、山脉走向四图合一的地理简图。但是生物,升了高中之后我就已经完全忘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后来在辅导班听了一位生物老师讲课,才恍然觉得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儿。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想来想去好像一大部分原因在记忆。
地理从头到尾就一位老师,没有换过。可能当时刚毕业不久,所以这位老师上课都是一板一眼的,前十五分钟提问上节课内容,后二十五分钟学习新内容。回答不上来也没有什么惩罚,第一个问题回答不上来还有第二个,第二个不会还有第三个,如果三个问题都回答不上来,那就要站着,直到最后再提问,如果还不会,就换个最简单的,总之,最后都会给个台阶下。
初中生应该是开始最要面子的时候,接二连三地回答不上来问题,面子往哪里放,所以如果今天有地理课,那么今天的早自习(那时候还有早自习晚自习)就狠劲儿背地理,就这样,学着学着,竟然也学出了兴趣,每次上地理课就很兴奋,因为我都记住了,完全不怕提问,就怕不提问没有显示(准确地说应该是显摆)的机会。
可能是初中基础比较好,后来高中地理完全没难度,以至于大学填志愿的时候,想选跟地理有关的专业,很可惜,大学地理专业不要文科生。

生物,一开始学的也很好。第一个生物老师的教学方法跟地理老师基本相同,背诵,提问。刚学了一个学期,数学老师走了,生物老师改教数学,生物老师暂由别班生物老师代课,既然是代课,就不会很尽心,只管讲课,讲完就走,没有了提问环节,就没有了背诵的强制力。
后来来了个新生物老师,但是嘴唇有点兔唇,上课的时候总用手捂着嘴巴,他越是这样,我越是好奇,上课的时候总找机会想看看的嘴唇到底什么样,那还有心思听课?
没过几天,这个老师也不教了,又找了一个代课老师,有时候生物课还上自习。最后终于度过了这段混乱时期,找了一位资深生物老师,但又赶上了开卷考试,这下老师也不要求背诵了,彻底放羊了。

今天朋友让我给她孩子讲讲学地理的方法,我说背啊,记住了就不怕了。
都说熟能生巧,熟能生巧,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才能生巧啊。脑袋里面空空的,还想考高分,可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