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志愿之旅
山东大学周其远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暑假时,在这个暑假我通过国际志愿者组织AIESEC前往俄罗斯进行了志愿者活动。项目名是“Impluse Project”,由AIESEC俄罗斯分会发起,是一个旨在召集全球大学生志愿者,进入当地Camp,并帮助各大非政府组织NGO工作的大型项目,在俄罗斯多个城市举行。时间跨度两个月。
做志愿服务的意义在于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不要想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想想你能为国家做什么”,肯尼迪总统的这句话仍历历在目;爱因斯坦也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他能为社会做出多少贡献。秉承着这样的想法我忍受了一整天的旅途颠簸到达俄罗斯的克拉斯诺达尔,并开始了我的志愿之旅。
第一天便是和许多其他国家的大学生一起,在市中心区域组织并宣传AIESEC项目的内核精神,也顺带是让初来乍到的我们熟悉这座城市和彼此。障碍接踵而至,首先就是语言不通的问题,我和另外三个印度大学生勉强能用英语交流,但当要执行任务和当地人沟通时,却发现他们的英语普及程度远不如国内,甚至连简单的hello也不能听懂。队伍里的一位印度小哥Inder首先想到了可以让一位会说英语的路人帮我们做翻译,虽然也不确定会不会有人愿意付出时间帮助我。万幸的是,一个才15岁的高中生(虽然仅仅15岁但却相当的成熟)愿意替我们翻译,而后我们的任务执行也慢慢步入正轨。到后来,又有一位和蔼的胡子大叔加入我们,不光帮助我们翻译,更向当地路人解释了我们这个志愿者组织的目标和任务的意义。我想,除开俄罗斯人的热情友善外,一个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目标也是整个任务得以圆满完成的原因。
随后的几天,我们来到临近城市边境的一座公园。说是公园,却和国内那种充斥着大爷大妈,刺耳的广场舞音乐的公园不同,一边是毫无修葺的草地,杂草丛生,昆虫满溢;一边是未曾修剪的树木,枝丫歪斜,横七扭八,一条小河弯弯曲曲的淌过公园,河的对岸是更加枝繁叶茂的地带。然而根据负责人Elbus说,这里是在克拉这座城市建造伊始就存在的公园,数百年来都从未变更过,始终维持着如此这般的原貌,也无怪这番宛如原始丛林的模样。可是如今,当地的政府和房地产商却决定将这块地挪为己用,并兴建新的住宅楼和商业中心。此番举动可谓惹恼了这附近的居民,他们自发组成了保护小组,天天在这个公园附近巡逻。恰巧,我们在公园的边上碰到了前来烧烤玩耍的一家人。磕磕碰碰的用英语交流下来,我们也算是知道了这座公园对附近居民的重要性,不仅是假日可以放松散心的地方,更是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记忆。而分发给我们的任务也就是保护这座公园,除了日常的清理垃圾外,也有浇水和修剪树木割除杂草的闲活。
在聋哑人中心的一天同样是富有教育意义的一堂课。这些聋哑人中不乏美女帅哥,乍看过去和正常人并无二样,或者是你很难把眼前的人和聋哑这些伤残联系在一起。他们的脸上没有阴霾或抑郁,代替的是大大的微笑。不难发现他们笑起来可谓是夸张,嘴角咧到了耳根。初开始我以为是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笑对人生,可据他们解释说,这是因为聋哑人无法正常交流,表情就成了十分重要的语言,因此笑就是表示开心表示你好,没有冷笑没有苦笑没有笑里藏刀。你可以认为他们是单纯的,是表面的,因为他们是如此的轻信,以至于一个简单的微笑就可以骗过他们。但看着这些聋哑的“正常人”,自己却不禁渗出丝丝惭愧:是否生活中过大的压力把我变得不是我自己了,说话处处注意着,写文章也慢慢变得官腔。是不是可以稍微活的“表面”一点,活的自在坦荡一点?除此以外,我们又聊到平日里的生活如何,怎么买东西,怎么工作等等,实际上,他们和我们的唯一区别就是他们不会说而已。我们能做到的他们同样可以,我们看来最大的问题——沟通,他们也有手语,而且使用起来一点不比正常人慢。也许,我们能够给予聋哑人最大的尊重,就是把他们当做是正常人来对待。任何的同情或优待对于他们来说,不亚于赤裸裸的歧视。谁都不愿忍受着歧视生活,更何况其实聋哑人的内心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坚强,但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没有同情既是最好的帮助。
接下来,又是和一家做关爱智障儿童的教育组织的联合活动。智障儿童,这个人群在我们眼里似乎比聋哑人更加遥远,我们知道他们都实际存在,但没有人真正会在生活中意识到他们。组织的主任告诉我们,这些病的发病率并不低,他们的数量或许远超我们的估计,只是往往他们不会也不敢走出家,去和外面的人,除了自己的父母以外的人交流。而我们这个中心成立的目的就在于联络他们,让他们首先敢于走出家庭,去沟通,做到这最为关键的一步,剩下的或许也就能迎刃而解了吧。让这些智障或自闭症的儿童认识到自己与其他任何人都是一样的,正常,健康,可能还有勇敢或好奇等等一系列的特质。关爱智障儿童成长,在这个组织的成员们开来,不是一句搞笑的话,而是值得付诸时间和精力的事业。在聊天期间,的确来了一位患有疾病的小男孩,由他妈妈带着,刚刚进门发现这么多外国人一下子就跳到了妈妈身后,还是由组织里的一位姐姐轻声轻语的才走了出来。于是,我们开始了游戏,聊天,吃零食等等。和他交流起来,俄语都变得不重要了,有些东西天生根植在人类的心里,对于儿童来说更为明显,那就是童心。具体一点,也就是玩,开心,没人会对这两个说不,而能使得一群人快速熟稔的办法也就是玩,开心了也就印象深了,也就变得亲热了起来。我想,这也许就是这个组织得以前进的动力吧。
除了这些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Global Village了吧。各个国家,包括了俄罗斯、中国、印度、埃及、摩洛哥、塞尔维亚、意大利、也门、约旦等近十个国家共同展示其国家文化和内涵。对于每个国家的志愿者和当地的俄罗斯居民来说,这真是了解别国文化不可多得的机会。首先是我们中国,对外展示的实在有太多了,我们将之一一制作成明信片的形式,包括了有熊猫,京剧,脸谱,长城,梅花,舞狮……当然还有中国结,筷子,国内数不清的各个景点的宣传片,还有从国内带来的零食茶叶等,还有两个少数民族的女生带来了各自的民族服饰。印度则展示了他们的传统服饰,头饰,披肩等等,还有货币和印度美食。埃及除了他们的传统男士长衫以外,还有一大堆金字塔的挂饰,和用阿拉伯文书写的字帖。在活动的结束,每个国家都上台演唱各国的流行歌曲,表演传统的舞蹈。虽然最后每个人都因为忙的嗨的筋疲力尽,可是谁都不会否认这是一场极为精彩的GV event。
和各国的大学生共事,也或多或少了解了他们的国情吧。比如印度人,对任何人都相当自来熟,十分会聊天,虽然有时候也会听不懂他们的“咖喱味”的英语。他们为人也都极富魅力,往往三言两语就能说的人心服口服,在一些大事上面有责任感,非常适合作为发言人出场;可是有一大毛病,时间观念极差,晚上一直会吵到凌晨,早上又十一二点才起床。这也是大概为什么会对印度人有爱有恨吧。再比如意大利人,不愧是浪漫之国,非常擅长花式撩妹,花言巧语,但十分为人诟病的一点在于懒惰。大概是由于意大利发达的福利制度吧,年轻人大都不思进取,懒懒散散浑浑噩噩,不会怎么参与我们的活动工作,反倒是经常逛当地的夜店酒吧等地,让人不知说何是好。以及这次的主人东道主,俄罗斯人:多年来一直习惯称呼他们是战斗民族,可实际情况是,他们往往是由于不在乎不在意,而做出了许多战斗之事。这种精神说不上好,说不上差,也可以当做研究斯拉夫民族的特点的一个切入点吧。俄罗斯人酗酒,爱好极限运动,冬天跳雪地,徒手斗棕熊,可能都是这一精神的体现(也无外乎俄罗斯人口少,出生率低,死亡率还高)。然而他们的热情好客却是无法否认的,而且似乎尤其对中国人友善,我们在外受了许多的照顾,也在这里感谢曾招待过我和帮助我的人们。
最后的几点感悟,第一就是一定要学好英语。英语作为世界语言不是随便讲的,可以说,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的要求之一就是一口流利的英语。即使现在中国国力增强,汉语热一阵强过一阵,但保守着这样的观点就拒绝学习英语,是注定要淘汰的。这里就要和我说的第二点联系起来,那就是要把眼光放得长远,放得宽阔,未来的舞台是整个世界,而不是仅仅中国了。现在国际间联系沟通那么多,再把自己当做是某国的公民就太狭隘了。我是倾向于把自己看做是世界公民,中国是我的根所在,而世界才是我真正一展拳脚的舞台。所以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意义也就明细了起来。
还有一点是我看到的反差:俄罗斯、印度等的年轻人在真正的活着青年人该有的样子,可中国的却还刚从高考中出来一无所知。举个例子来说吧,我住的地方的主人Dima,一个二十四岁的年轻小伙,不仅会跳舞,跳breaking,还是一个摄影家,拍过的照片曾作为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照,此外他还拥有一家自己的艺术画廊,热爱登山,志愿活动等等。他们给我的感觉就是很努力的在生活着,每一天都不浪费的活着。“每个不曾翩翩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浪费”,尼采如是说。而中国的大学生,还停留在shy害羞,afraid害怕这里,不敢踏出尝试的一步。可以说,这种反差真正嵌入我的脑海,完完全全的改变了我对生活的态度——就是要活出年轻的样子,活出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