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

作者: 秦猫猫 | 来源:发表于2024-02-02 13:17 被阅读0次

我带着孩子走在村里的小路上,曾经的泥巴路现在也变成了水泥路。

村里多了很多陌生的脸庞,不知道何时嫁来的姑娘。

村口玩闹的小孩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小孩,可能他们的父母还是我儿时的玩伴。

我跟一位老人打招呼,老人笑着问我是谁家的闺女。

我说上爷爷的名字,老人笑着说,都长这么大了。

摸了下我孩子的头,说真好。

我走过小时候常走的小孩小巷,墙头上的狗尾巴草在疯长。

老屋门上的锁,无言地诉说着主人家好久都没有回来了。

日渐斑驳的锁头,依旧在耐心等待着归来的家人。

伫立在一棵老桑树下,我呆愣了很久。

儿子问:“妈妈,你怎么了”。

我想起了,那些儿时的小伙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棵桑树是我们的乐园。

野生的桑椹,上蹿下跳摘着桑椹的我们,还有被桑椹汁染了颜色的嘴巴,在这一刻变成最好的童年。

脑海中也浮现了一个我好久都未曾想起的身影,儿时最好的伙伴,也称得上青梅竹马,生命却定格在了永远的31岁。

我偶尔会想起他,可不会跟旁人提起。

站在村口,看着这棵桑椹树,夕阳下的老屋,斑驳的锁头,墙头的狗尾巴草…

真的,那一刻,我多想他还活着。他牵着他的儿子,我牵着我的儿子。两个孩子打闹着,我们两个寒暄着,说说生活,说说家庭…

这该多好啊,眼眶不觉红了。

儿子问,“妈妈,你怎么了”。

我说,我想你的一位舅舅了,妈妈小时候的好朋友。

继续走着走着,一群人在门口晒太阳,一个小孩很惊奇地问“你是谁呀?”

是啊,我是谁呀,我是这个村子里长大的小孩。现在嫁去了别处,但还是这个村子里的姑娘。

时代的车轮在前,那些远处谋生的人们,门口长满的枯草,都在无声诉说着岁月的变迁。

小时候,想要拼命逃离的村子。那个贫穷、单调、狭小,孤寂的村子,可在这一刻好像也变得可爱起来。

村子没有变,甚至更贫穷、更单调、更狭小、更孤寂,变的是我看向它的心境。

不论在外如何风光,如何落魄。故乡依旧在这里,村庄依旧在这里,土地依旧在这里。

可能有些荒凉,但它依旧在,等着归乡的人。

可能等得到,可能永远等不回。

走在稻田里,儿时插秧,帮忙父母捆稻穗的情景,一一浮现在眼前。

脚踩在稻田里的土上,感觉跟生命都有了连接,承接着生命最初的力量。

也开始慢慢理解,为什么一些年老的长辈,不论何时归乡,不论多忙,都喜欢去田野里走走,转转的原因。

那些土里,是祖辈积累的信仰跟力量。

儿子对我说:“妈妈,你能不能给我讲讲你小时候的故事?”

看着儿子,看着荷叶已经败落的藕塘,看着远处随风摇曳的狗尾巴草…

我跟儿子讲起来了那些早已远处,却依旧没有完全忘却的人还有那些平淡的故事。


相关文章

  • 回乡偶书4.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4.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二首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写于作者晚年辞官还乡之...

  • 《回乡偶书》跟着赏析学古诗5

    《回乡偶书》跟着赏析学古诗5 文/空谷幽兰草 回乡偶书 ...

  •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

  • 回乡偶书(1)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

  • 每天学诗两首 第8天

    回乡偶书 贺知章(唐) 观书有感 朱熹(宋)

  • 回乡偶书

    想着可乐白天在乡下的开心,就突然想到了回乡偶书这个名字。儿子一般一年回外婆家两次,暑假和寒假。暑假的时候两岁不到点...

  • 回乡偶书

    云霞穿衣裳,荷叶盛夕阳。 风冷寒杨柳,沙暖睡鸳鸯。

  • 回乡偶书

    01 我的家乡是一座遥远的边城。 那里常年干旱,开车走完整个城市超不过一个小时,再走不超过一个小时就能看到荒石遍地...

  • 回乡偶书

    照葫芦画瓢~~~ 清秋时节雨重峦云上风垄上青烟碧幽涧游鱼生嬉水戏游鱼天际闻笑声仰卧听风语忽觉秋意深

  • 回乡偶书

    三十年前,二小姐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农民家庭,对于80年代的农村出来的孩子来说,吃饱,穿暖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当然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乡偶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kt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