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关于高考的文章和话题就会铺天盖地卷来,而我每年都会小心翼翼地避开。
11年前,是我的高考年,人生中黑暗的一年,三个月暴瘦十斤。
九年义务教育,曾经最喜欢的事情是考试和各种比赛,每次考完都可以得到众人热情洋溢的赞美,因为班级第一名一般都是我的比赛都会得奖。高中班上高手如云,依然喜欢考试,每一次都满怀着改变名次的希望,跟其他莘莘学子一样,我也曾满怀期待的迎接高考。
但是在考前三个月的一个夜晚,我却突然变了主意——不要参加高考。因为室友对我说“相对于高考,吃饭睡觉都是浪费生命”,教师里没有了和谐的讨论,连学习的交流成了浪费时间。我开始思考读书的意义。突然发现过去12年,一直都没有弄明白为何而读书。
打电话给父母“赶紧来把我接走,给你们两个选择,一个是给我收尸,一个是接我走”
我爸妈被吓坏了,寒窗苦读十几年,一向优异的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出岔子呢?父母老师连哄带骗地安抚我的情绪后,妈妈在校外租了一个房间照顾我起居。看在父母含辛茹苦的份上,我同意参加完高考,但是我给学校提出要求——把我从所在的实验班转到普通班。主任冷冷地回复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操作。他们从来没有给过我阐述自己的机会。
高考的最后三个月度日如年,别人在做最后的冲刺,我却在在看卡耐基,陈安之以及大量心理书籍……
高考那天下着小雨,我想终于要解脱了!没有告诉任何人我生病了,浑浑噩噩地参加完两天的考试后,我的精神状态一下子恢复了正常。还记得,考完那天妈妈做了一条鱼,我狼吞虎咽地全部吃完了!
考出的分数并不理想,比重本线低了几分,本来大学都不想读了,怕父母接受不了,勉强选了个稳上的二本,父母说会计出来好找工作,那就会计吧。
大学生活一下打开了眼界,但是在第一期后发现并不适合也不喜欢会计,给班主任提出转系,也被拒绝,大概说了一大堆学会计的好处,最后也没有转成。没有给我解释的机会。
好的教育,不应该是只重结果的教育,而是“享受过程”的教育。
02
命运使然,毕业后阴差阳错又进入了教育培训行业。因为自己的惨痛教训,我坚持素养导向的教育理念,也很高兴目前起码在孩子入学前的阶段大部分家长社会的认知还是一致的。
我跟老师们沟通课程时总是说:如果孩子在试课过程中出现强烈的不适感,不要强行尬课,停下来,了解问题比把课程继续下去更加重要!
美美妈妈第一次来约课的时候告诉我们:希望是个男老师上课。
因为美美的年龄需要老师具备更强的亲和力,而男老师可能在针对低段上的亲和力稍欠缺一些。我告诉妈妈:这样吧,我给小朋友安排两位老师,到时候可以看一看孩子更适合谁的课堂!
妈妈接受了我的建议。
试课当天,先由男老师上课,尽快已经准备了很多次,还是状况频发,孩子直接拒绝上课,拒绝老师(在大龄段孩子身上一般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也想看看老师会怎么处理这种情况,助教老师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我。
我推开教室门轻轻走到家长旁边:家长我们把课程停下来,换成豆豆老师(女老师),试课主要是孩子的感受,您看怎么样?
女老师先和美美做了情感上的沟通了解,接下来顺利地完成了课程,最后孩子吵着要报名,家长开心地缴费。
事后,男老师开玩笑说对低龄段女孩子都产生了恐惧心里,成人如此,更何况孩子。
孩子也许不能用言语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全部感受,但是他的动作,表情却可以看出他心里的活动。这是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去观察并做出反应的。
我的课程咨询一般不会只讲课程,更多的是在讲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了解,理解,信任和耐心是最好的教育。
外人的评价不是标准
别人家的小孩不是标准
孩子的真实内在感受比标准更重要
孩子们要面对的是十年二十年后的社会,那个时候的标准又是什么,谁又能说的清楚。
就算当下社会的要求给了你压力,也请先告诉孩子:我是理解你的想法的。
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年,有人对我说一句:孩子,我理解你。或者“孩子我听你讲”,我的人生又会是怎样?也许我会重新调整对教育的认识“为自己而学”,全力以赴地迎接我的高考。不过我从没有为走过的路后悔,朋友常常对我说:我佩服你的是想到什么就去做了,好像没有任何包袱。
辛苦但不心苦,不管活成什么样,也值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