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个月看了五部国产的老电影,都没有写长篇。
就放一起聊聊吧,因为这五部我都蛮喜欢的。
《背靠背,脸对脸》
这部片子真的很厉害。
第一厉害,厉害在它豆瓣评分高达9.4分,2.3万人观看。要知道能到达9分的国产片真的很少,耳熟能详的《霸王别姬》《大话西游》《鬼子来了》《饮食男女》《无间道》等,这些可都是有大牌明星参演的,但《背靠背,脸对脸》里面的老戏骨可能你一个都不认识,唯一一个你认识的张嘉译,在里面演的是配角。
第二厉害。厉害在它真敢拍,估计现在没有一个导演敢这么赤裸裸地拍现实的官场:阿谀奉承、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世态炎凉……放到现在,能过审都难。
你想象到的和想象不到的都拍出来了,而且拍的特别写实,牛振华演的副馆长真的是入木三分,把一个能驾驭人情世故的角色演绎的特别逼真。
这部电影真的可以用牛逼来形容,而且真的很好看!
顺便提一下,这部电影产自1994年。1994年真是个神奇的一年,姜文拍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张艺谋拍出《活着》,陈凯歌拍出《霸王别姬》,田壮壮拍出《蓝风筝》,李安拍了《饮食男女》,王家卫有《重庆森林》,周星驰的《大话西游》……
除了这些,还有《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低俗小说》《这个杀手不太冷》等等,都是1994年的。
神奇的1994年,如果你也出生在1994年,那肯定也很神奇。
《洗澡》
如果你不认识导演张杨,但你一定记得前两年很火的《冈仁波齐》,但我觉得张扬最好的作品,应该是这部《洗澡》。
姜武演的出神,感觉他骨子里就是有一点傻劲,所以在电影里他较真的傻样子,真觉得非常活灵活现;老爷子朱旭演的也非常好,一个缺失了子女关怀的孤寡老人,带着一个傻儿子,维系着一个将会被拆迁的澡堂,让人心疼。
电影和洗澡有关。北方人洗澡和南方人洗澡的确是有差别的,南方人是为了冲凉,可能一天洗多次,每次快速解决;但北方人洗澡就讲究,要冲、泡、蒸、搓,还得拔罐、按摩修脚、采耳;北方人洗澡是为了洗干净,南方人可能是为了降温和取暖;南方人洗澡要隐私,北方人则一群人光溜溜地聊天……
当然,洗澡仅仅只是电影所表现的一个引子,电影所延伸出来的是一个家庭的感情、社会现实和新旧思想的矛盾。
想走出去的年轻人,都会有想逃离过去的想法,但有时候现实的确挺无奈的,它吃准了人性的软肋,让人陷入迷茫。
濮存昕饰演的那个想逃离家乡落后文化的年轻人,到现在依旧有真实的写照。
另外不得不提一下,电影开始的自助洗澡间真的很有创意,我觉得如果能解决卫生问题,这个是现在城市的一个巨大商机啊!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的同名短篇小说,编剧将林海音《城南旧事》其中三篇短篇小说的三个人物故事糅合在一部电影中,通过小女孩林英子的视角通过线性叙事的方式,讲述了过去的往事。
在这个故事里,目睹着一切真相的只有小女孩林英子:英子帮隔壁的疯女人找到失散的女儿小桂子,她们后来一句话没留走了;小偷为了供弟弟读书,不得已偷东西,被警察抓了;女佣苏妈的丈夫把女儿卖了,儿子也去世了,最后还是得和丈夫回去;父亲在那一年,患病也去世了……
本该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但林英子却有着成年人的思考方式,这也让她背负了她这个年纪不该有的烦恼:哦,原来生活是这样的。
这让她一下子感觉自己长大了。
懂事的孩子太让人心疼了,吴贻弓导演拍了一部好作品,往后35年,都很少能看到如此细腻的电影了。
《过年》《过年》
赵丽蓉、葛优、梁天,这可都是戏骨级别的喜剧演员,但《过年》这部电影真的让人笑不起来。
每个家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家庭隔阂的问题一直都存在。电影里的老两口满怀期待地等着儿女们回来过年,而且也希望能安安稳稳和和睦睦地过一个好年,因为过去就没有过一次愉快的团圆饭。
但这个家庭,其实每个子女都不是很好:大儿子软弱被老婆欺负;大女儿的老公拈花惹草,还逼她堕胎;二儿子不务正业,找个女朋友回家来骗钱;二女儿忤逆父命和一个架子工私奔,这是多年后第一次带老公回家……
有些家庭就是这样,真的不能呆在一起,只要呆在一起喝点酒,说上几句,肯定就是把过往的事情拿出来掰,然后就是吵架。电影里最后就是这样,一个快乐的团圆饭,最后掀桌子、撩膀子,不欢而散。
我的家里就是这样,从来没有一次安稳的过年。所以其实感触挺深刻的。可能会有些人觉得挺荒唐滑稽的,那是因为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日子吧。
《孔雀》
这部电影有个好听的名字,有个小清新的海报,有个漂亮的脸蛋,但却是彻头彻尾让人感觉可怕的电影。
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姐姐,备受同学欺凌和忧郁的弟弟,因小时得病落下轻微脑疾但却内心狡诈的哥哥,更可怕的是沉默不愿意发声的爸爸和心狠手辣的母亲……
本该是一家人应有的爱,却变得彼此怀揣着小心思,谁都不愿意对谁真心,这肯定不是个人的原因,一切都是社会的文化和思想造就的。
那个时代的人,没赶上好时候。顾长卫用一个家庭的缩影揭开了整个社会的伤疤,看的人心里瘆得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