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娱故事珞然小筑电影
《米花之味》 | 一部温情弥漫的小电影

《米花之味》 | 一部温情弥漫的小电影

作者: 小珞的碎碎念 | 来源:发表于2018-04-23 07:02 被阅读10次

文/小珞

第一眼在阿莫的朋友圈看到电影的宣传海报,就被牢牢的吸引了。

没有流量明星,没有大咖导演,却都是大牌的幕后,看上去文艺到不行的配置,就是我会喜欢的那种片子。

幸得阿莫邀请,看了电影,还顺道见了导演,导演人很谦逊,有些小幽默,只是整体气质和电影的风格不够般配。

片子看了半个小时左右,我就有种很熟悉的感觉,来自影片的节奏和拍摄手法,像极了台湾文艺片的调性。

像张艾嘉的《念念》,也像侯孝贤的《恋恋风尘》,平缓的叙事,并没有特别夸张的戏剧冲突,很多通常影片中会爆的点,都是留白。

留守儿童的问题,原本是个被不断诟病不断恶化的话题,当我们想到这个社会问题,全都是凝重又苦难的意识。

然而,《米花之味》中,留守儿童"问题"的一面,只在几个细节处轻轻带过,甚至是孩子身上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而产生的那些毛病,都被情节的小小幽默淡化,让你觉得留守儿童的问题也不过跟我们生活中那些叛逆另类的孩子大同小异。

其实很沉重的一个社会问题,导演用更为厚重的细节相处去融合,让我们看到了问题背后真实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有遗憾,有不舍,有伤痛,也有不得不和不能不的无奈。

每个人都有一种生活的选择,每一种选择都会带来对应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没有哪一种选择一定是对或是错。

片中的女儿因为妈妈出外打工而和阿公生活在一起,当妈妈再回来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浑身毛病的孩子,成绩差、撒谎、偷东西、打游戏,这些问题其实并不是留守儿童的标签,我们在身边的父母教育着的孩子,也会有这样的问题。

但是片中妈妈的处理方式,很隐忍。哪怕内心已经翻江倒海,需要用抽烟来平复情绪,然而对女儿却仍然表现出异常的冷静。

她没有声嘶力竭,没有无限制的抱怨,甚至没有肆意发泄的脾气。

回想细节,每次她面对女儿的问题时,影片中所表现的都是她穿着夹脚拖鞋急步走来走去的样子,或是她开着车无声息的思考。

这个母亲,虽然会有很无力的时候,但更多的是她表现出的坚韧和明睿,女儿虽然一身毛病,但本质中的韧性却与妈妈的一样。

或许没有女儿问题少年的激烈表现,片尾在2亿年的溶洞中铿锵起舞的母女,便不会显得那样美好、那样神圣。

片中有很多走路的情节,整个节奏推进感觉都是靠着走路在延伸,有两场走路的戏竟然会触动到我的泪点,让人隐隐的哽咽,隐隐的悲恸。

这种影片的情节原本就不会很丰富,靠着演员,靠着环境,靠着情调,靠着大多固定的镜头,与观众形成内心的交流。

为了不影响观影体验,我不想多讲故事内容,看完影评会被吸引的你,不妨一看。

虽然不是大片,但也值得在影院一看,会温情弥漫,也会让你深度思考。

被城市深深笼罩着的寨子,封闭而古朴,寨子中的留守儿童和大城市中的父母,尴尬而牵强的相处,像真实与现实总在挣扎与对抗。

经久不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米花之味》 | 一部温情弥漫的小电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qk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