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们跟孩子相处的时候总会有不断提醒,更多的提醒是用了"反话"的形式。
日常生活中父母会提醒孩子注意这个,小心那个的,比如:走路的时候,孩子小的时候走路,会抬腿就跑,我们就会说"不要跑,小心跌倒了",我们会发现孩子跑到更快了,这是当听到"不要"的指令时,孩子只听到了"不要"后面的"跑"字,加深了他们印象,导致了最后的结果。
我自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恐高了,一番倒腾细想应该是源自于小的时候 ,家门前有一条河 ,河里没怎么有水,上面有一座刚刚修好的桥 ,印象中也记不清上几年级了,我们几个女孩也不知由谁提议的,从桥上调下去,桥到河底至少得5.6米高,堂妹胆气大先跳下去了,伤到脚了 ,其余几个人吓的都没有跳,我吓的跑了(这时自己想想有点不厚道哈),从那时起以至于到现在,去超市坐电梯、公园里木桥等 ,明知道是安全也不会掉下去,但一上去就会不自觉的双腿绷直、紧张,总是担心从高处跌落会受伤,会有生命危险。
心理学告诉我们:提醒,其实是强烈的植入,它能够唤醒心底深处的不安意识,调动全身的能量,让一个人随时准备战斗,抑或逃亡。在心理的深处即无意识层面,一个人初级思维是没有正和反之分的。正言若反,"反"是对"正"的进一步强化。
生活中要对孩子进行正向引导,避免提醒是采用"反话"的形式,不然会更深入人心,也更加难忘。时刻保持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