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看来,世界是以不变的程序和秩序存在的。
孩子在学龄前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习惯把东西放在规定的地方,喜欢按照惯例做事,违反了这些,会刺激孩子们产生不安和焦虑。
但是,家长对于孩子的秩序感,想法是矛盾的。
要么担心孩子不知道遵守规矩,玩过玩具不放回原位;要么头疼孩子太死板教条,必须按自己认为的流程进行,不是就重来。
其实,秩序感就是孩子内心的稳定感。
在为孩子建立秩序感的过程中,孩子期待、家长愿望和实际发生,永远是不同的三件事。
1.没有摆好小汽车,我就不睡觉。
孩子对秩序的需要和表达,往往不那么明显,但却是坚定的。
Frank不到3岁的时候,对如何安排自己的玩具区非常在行,也很在意。每个玩具摆什么位置,和其它玩具是什么关系,都有他自己的说法。
起初,我们以为这是他的领地意识,希望拥有自己能掌控的空间。但是,一次睡前的争执,让我看到了事件的另一面。
Frank刚躺下准备睡,突然起来要去拿小汽车。
“都这么晚了,不能再玩小汽车了。”
“不行,我要拿到小汽车。”
“明天早上再玩,好不好?”
“我现在就要去拿,就现在。”
“现在该睡觉了,不能玩了,下一次玩的机会是在明天。”
“爸爸,我不是要玩,我是要让小汽车回到车库。”
我猛然意识到,原来他不是要起来玩耍,是要整理。
这就是孩子最初的秩序感。
秩序感,是我们每一个人对空间布局、存在形式、归属或事件发生顺序和谐有序的要求。
成长早期,虽然未建立明确的秩序感,但是,对秩序感的追求,是孩子与生俱来的。
秩序感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而摆放错位、程序打乱,对成人是不舒服,对孩子是产生不安、焦虑和内心的痛苦。
这是我第一次发现Frank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秩序感了,我需要力挺他内在的秩序感持续生长。
小贴士: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在一味坚持什么,就要警觉了,这很可能是你的孩子在用外部行动建立他的内在秩序。家长要心里清楚这只是阶段性的需求,花些精力,尽力满足孩子,帮助他完成这段成长。
2.这是不对的,我要重新下车。
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开车带Frank去活动。
到达、停车、拿好物品、抱孩子下车,这是很基本的流程。
但是,这一次,Frank却嚎啕大哭,非要进到车里重新出来。
原来,平时都是妈妈从Frank一侧打开车门,解开安全座椅保护,抱他下车。这次,妈妈在车里就把他从安全座椅上抱下来,带着他一起从妈妈一侧车门下车了。
Frank坚决要求所有人要回到车上再来一次,自己还主动爬上安全座椅,等待大家的配合。
在小导演的要求下,这一幕戏就又重演了一遍。Frank瞬间露出开心的表情。
当时还不知道这就是他的秩序感,我们只是觉得没有危险的事情,尽量尊重孩子内心需求。如果家长随意破坏秩序感,那很可能伴随着的就是权威感。
小贴士:当孩子对做事顺序非常敏感的时候,恭喜!你的孩子已经进入了学习做事方式的阶段了。这个阶段的孩子,看到的世界是不变的程序和秩序,在有序的环境中确定自己的位置,才能获得安全感。这不是任性、不是固执,是滋养内心的秩序。因势利导,在陪伴他遵守秩序的同时,帮助解读每一步的意义,会更好地建立孩子的价值观。
3.我是拼乐高速度最快的小朋友。
拼乐高积木,是Frank非常喜欢的活动。如果不提醒他,往往可以自己玩2个小时。
乐高的特点就是用大量小零件,通过说明书,拼接成各种玩具。
Frank一边看着说明书,一边在成堆的零件中翻找。
这很好,比较锻炼孩子的眼力、专注力、耐心和空间感。
但是,时间长了,从一堆零件里找到所需的一个,效率短板的凸显了。
我意识到,这是延展Frank秩序感的好机会。
在Frank开始新的一盒乐高积木时,我对他说。
“这些零件堆在地上太乱了,我们找它们有点困难。”
“那咱们怎么办呢?”
“咱们要给这这些零件分成几个小组,等待你的使用。你觉得这些零件能怎么分?”
“我知道了,这些零件颜色不一样,我可以用颜色挑出来。”
“然后,一个颜色里,还能怎么分?”
“一个颜色里,他们有长的、有圆的、有大的、有小的,我可以按照形状再分。”
经过两层筛选和一点点时间,Frank面前的积木零件,已经像等待检阅的士兵方阵一样展现在眼前。自此,Frank始终坚持先分类摆,再有序拼的玩法,效率提升,而且过程更加顺滑。
小贴士:建立秩序感,是孩子天然的需求,但在方法上,家长要给出指导和帮助。比如帮助孩子做出时间安排表、做出整理思路的思维导图、现场演示物品分类、观察身边有秩序的社会生活等等。
内在秩序是外在有序的投射。孩子眼里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他内心就会以什么样的思维模型去思考,就会用什么样的标准指导自己的行为。
孩子出现维护自己想要的秩序时,就尽力满足他的小小要求。
如果我们确实没看懂,感到对孩子的需求不够了解时,那就心怀敬畏,给孩子尊重和自由吧。
Frank爸爸手记:
教育不是一个单纯输入信息的过程,而是调整和妥协。秩序感在孩子身上原本就存在,在等待家长的发掘和拓展,它是生命本源的需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