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钝感和敏感

钝感和敏感

作者: 花开在晴天 | 来源:发表于2024-04-01 09:42 被阅读0次

高敏感人通常被自己丰富的感受所困扰,但并不需要,也并不应该把自己变钝。

在处理感受和情绪这件事上,应该疏,而不是堵。

如果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刺激和情绪,却要否认它,这就是一种压抑(Nezlek & Kuppens, 2008)。

压抑看似维持了情绪稳定,但被抑制的感受和情绪并不会消失,只会越积越多,使人不堪重负,更容易遭遇情绪崩溃(Flynn et al., 2010)。

高敏感人,是无法阻止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刺激和情绪的。高敏感这种特质有其器质和先天基础,情绪和感受在我们意识到之前就已经产生了,钝不了一点。

研究发现,高敏感人的心理韧性可能是更高的,前提是需要对注意力有意识(Gulla & Golonka, 2021)。高敏感的人因为有大量的处理纷杂信息的经验,所以即使负面环境给他们的打击更大,但他们因为“熟练”,反而更有可能回弹,这种回弹能力,就是心理韧性。

当我们因为高敏感而变得困扰,根本的解法并不是变钝、不去感受,更不是明明感受到了,还要去压抑,而是为这些感受规划好道路,让它们去向更好的方向。

相关文章

  • 敏感、钝感都好,不要给自己设限

    今天读书会共读结束后,大家讨论起敏感和钝感。太敏感易受伤,太钝感易伤人。有的人坚定的为自己划定了阵营。 可是敏感、...

  • 《钝感力》读后感

    敏感和钝感,你更喜欢那个呢?钝感,给人迟钝的感觉,没看《钝感力》前,我想我应该敏锐些,对事物、对人更快速地作...

  • 【0416读书感悟】3304-晓阳

    《钝感力》渡边淳一著 许多时候,钝感比敏感更加有益。钝感的人和敏感的人相比,前者肯定可以更为悠闲自在、胸襟开阔,因...

  • 【初学乍练-001】《钝感》

    知识多→敏感→易受伤→培养钝感 钝感,心理学名词,与“敏感”相对。知识越多的人凡事想的越多,也就越敏感(特别在意别...

  • 智商和情商

    敏感和钝感,哪个时间点上,智商或情商占上风,遇到挫折困难要钝感一点,一笑而过。

  •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钝感力

    有人说:“一个人最大的魅力是钝感力。” 我们常常被教导,要做一个心思细腻而敏感的人。而钝感与敏感相对,在《钝感力》...

  • 人到中年,钝感一点

    因为渡边淳一《钝感力》一书,有了“钝感力”一说。何为“钝感力”呢?钝感,与敏感、敏锐相对,就是不为琐事动摇、不为他...

  • 芦苇的花絮(296)

    钝感是上帝赐予凡人的厚礼, 敏感是上帝赐予凡人的病根; 于是,钝感的人有福了, 敏感的人一生不得安宁。

  • 哪些丢掉的敏感

    慢慢的 时间 路程 让敏感变钝感

  • 钝感力

    敏感力聚齐小,钝感力舍其大;敏感力取其精,钝感力弃其杂。刻意训练出来的钝感力是更高层级的能力,那其实是一种更大的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钝感和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xi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