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小学的时候,在外婆家住。那天语文课学的课文是老舍先生的《劳动最有滋味》。里面有段话是这样的:每逢我向母亲报告,当铺刘家宰了两口猪,或放债的孙家请来三堂供佛的,像小塔似的头号“蜜供”。母亲总会说,咱们的饺子里菜多肉少,可是最好吃!当天老师给的作业是,写一篇关于饺子的作文。
回到家,在外地读大学的表姐已经放寒假回来了。说来也巧,外婆和舅妈她们正是在包饺子。她说:“你姐姐回来打电话说想吃饺子。”我拿出作文本,惆怅不已,因为我根本就不怎么喜欢饺子。每次吃饺子,我都是只吃皮,饺子馅夹给大人吃。
我对着姐姐哀嚎不已:“怎么会有人喜欢吃饺子呢?我不爱吃饺子,可是还要写跟饺子有关的作文。”
姐姐在一旁,笑得很促狭,她说:“那是因为你太小,不懂。我以前也不喜欢吃饺子啊。可是现在,我最爱的就是饺子。而且,”她眨了眨眼睛,神秘兮兮地说,“我保证,你以后也会爱上吃饺子。”
“为什么?我不可能爱吃饺子。”
“那你记住了,这是我的预言。预言成真,你得送我礼物。”她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
后来,我读初中,读高中,一直也没有觉得自己爱上吃饺子。渐渐的,这个预言被我遗忘了。
再后来,我离开家,去了很远的南方读大学。离家千万里。每逢过节,当地的同学都会回家,就我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寝室。我最开心的,是买到火车票,倒计时回家的日子。
每到回家的前一晚,都会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想吃什么饭?”
“水饺。”没有思考,脱口而出的那一刻,我愣了。
回到家里,水饺已经包好了。妈妈开始煮饺子,爸爸打下手,弟弟在一边端菜倒茶,而我被他们按在椅子上坐着,什么都不能做。但我察觉到了很真实的幸福感。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屋外天寒地冻,大雪纷飞;而屋里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到最后,我再回家,不用打电话,迎接我的第一顿饭,一定是饺子。
我果然爱上了吃饺子。
我拿着买好的礼物,去表姐家串门。聊天说起小时候的事情,我问:“姐,你还记得你当年给我的预言么?你为什么那么肯定我会喜欢上吃饺子?”
“你这是承认我预言成真了吧。其实我也说不上来,就是那么一种感觉。离家在外的人都会对饺子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
我笑着点头,递上了礼物。“你赢了,给你进贡的礼物。”
是的。对中国人来说,尤其是北方人,逢年过节都是要吃饺子的。饺子代表着团圆。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一边和面、调馅、擀皮、包饺子,一边聊着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这样一种在当时丝毫不起眼的场景,会在你离开家之后变成无数次午夜梦回才能看到的奢侈画面。
我也终于懂了。我爱上的也许不是饺子,而是和家人团聚的感觉。
九月,弟弟也要离开家去外地读大学了。临走之前,我和妈妈特意为他包了饺子。他很崩溃地说:“老妈,老姐!我不爱吃饺子啊!”
觉得这个画面似曾相识,我轻轻地笑了。
我对他说,我给你一个预言,你一定会很快就爱上饺子的。如果预言成真,你可要送我一件礼物……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