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
哪怕最后注定回家乡, 我还是建议你去趟北上广

哪怕最后注定回家乡, 我还是建议你去趟北上广

作者: 是静颜呀 | 来源:发表于2016-07-20 12:26 被阅读0次
文/静颜

上周新世相的营销热文《4小时后,逃离北上广》极短的时间内在朋友圈和各大公众号中引爆,勾起人们蠢蠢欲动的内心,掀起又一轮放弃苟且的当下,追求诗和远方的热议。

或许太多人真的在生活压力之下饱受痛苦,所以不放过任何可以任性发泄,出逃的理由。

而对于另外一些人,北上广本身,其实就是我们的诗和远方。

他们要逃离的北上广,却正是我们拼尽全力想要留下来的地方。

家乡非一线城市的游子,每人都是为了追求某些东西来到北上广,甚至远渡重洋去到海外。他们从未害怕过人生地不熟的困窘,如白纸一张重新开始的种种艰难,只求终有一日可得偿所愿:在这以钢筋水泥灌注,高楼伫立的丛林,繁华,冷漠又充满温情的大都市中谋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为此他们抛洒汗水与热泪,心甘情愿将心血和年华双手奉上。

这里竞争激烈而残酷,你松懈的下一秒钟有无数学历比你高,精力比你好,要求还比你少的应届毕业生冒出头来顶替你……无数个加班到凌晨,本该冷清的公交站台却仍有行人步履匆匆,太多神色疲惫或麻木的异乡人,留在这里为了各自的将来奋斗。

高楼耸立的崭新楼盘,万家灯火熠熠发亮,却未曾有过一盏灯是为我们而点燃,每一个人脸上都是倦意,犹如孤魂野鬼,偌大的城市竟然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处。

你问这辛苦吗?

非常。

多少人有过加班到凌晨赶不上站点坐末班车,眼睁睁看着公交不顾奔跑在后追赶的你,不近人情地开走消失在视线中,你在深夜寂寥的街道上走着走着泪水就淌了一脸的经历?

委身在狭小潮湿的出租屋内,时刻被不安全感和惶恐包围,担心明天房租说涨就涨,一旦存款少于预期就开始慌,心跳莫名加速脚步虚软,变成了自己曾经最不屑的葛朗台们,一分钱都斤斤计较恨不得掰作两半来花,满目仓惶,不知明日该何去何从。

可是,那又怎样呢?

谁活在世上能不苦?辛苦本来就是人生的常态。

留在北上广的我们,从未停止过对它的爱恨戏码,一方面我们埋怨它的残酷与现实,同时又最感激它的疏离————那是在小城市出个门能碰上三个认识的人,做一个决定整条街的人都知晓所缺乏的,随心所欲做自己的自由。

你要学偏门的阿拉伯语甲骨文,没有人问你学来有什么用;你因为热爱花大价钱去看舞台剧,没有人指责你还不如买两斤米面更实用,这里的理解和宽容,会给你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

或许在你进步时候它没能及时给你喝彩和鼓励,但它能给你最适宜培植成功的土壤。

我要说的不仅仅只是北上广,还有其他你想去的,更远的远方。


身边有所谓过来人都反复劝说:读那么多书没有用,现在社会不看学历;去大城市那么辛苦,最后不还是得回老家,浪费几年青春有什么意义;你竟然还想出国留学?知道留学一年的学费你要工作多少年才能回本吗?

他们的数学都学得太好,一秒钟能够判断做一件事能收益还是亏本买卖,断定凡是没有盈余的付出都毫无价值。

我反复在看央视驻外记者孙晴悦写的一篇文章《二十几岁住在哪里对你有多重要?》

然后很想问他们:怎么会没有意义呢?

你哭过,笑过,经历过;也来过,看过,体验过,“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度过的书,和遇见过的人”,只要曾经全身心投入,恣意地活过,那么这些看似没有产出的经历一定不会辜负你,它们都将成为你。

李宗盛在他代言的广告中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对于一无所有的大多数人来说,因为想要的东西要很用力跳起来才能够得着,那便努力踮起脚尖去争取啊,自己选择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哪怕再酸楚和委屈,也只能磕磕碰碰,跋涉着往前走。

因为不愿意沦为耀眼舞台下只能默默鼓掌的观众;

不甘心平庸到成为历史长河的黑白背景;

不认命只做芸芸众生最不起眼的一人,所以我们留下来了。

哪怕过程中每一日都有那样多的人铩羽而归,垂头丧气地离开这座城市,但是明天,新的黎明到来,朝阳悬挂在天际的时候,又将会有更多的人涌入,流淌在各个城中村的廉租房里,蛰伏在阴冷潮湿,终日不见阳光的地下室,寻找他们可能不被理解的,略带些荒谬的梦想和希冀。

有人问,做梦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可我真的要说,在连感情都能直接用赤裸裸的价格衡量,越来越骨感冰冷的现实生活中,敢于做梦的人已经太少了。

无可奈何的是,在北上广深或者其他任何一个大城市都绝对不会让你活得太容易,处处都是开销的昂贵生活成本,动辄三四个小时的上下班高峰期,不吃不喝也高不可攀的房价,绝大部分来到这里的人们在最后可能都无力支持,折戟而归,带着一颗破碎的心和满腔凉掉的热血黯然离开。

如果只是被动地承受,那么北上广留在你身上的一定是巨大的阴影和一无所获的空手而归,但,如果你有意识地从中汲取一线城市传承给你的勇猛精进和一往无前的激情,那么它们必然会给你留下一生的财富。

去年的这个时候,高考成绩出来,亲戚家的一个孩子考得很一般,在家人眼中这点成绩如同鸡肋,过得去的学校够不着,能将就的学校纯粹是花大价钱买学历上着来玩儿的。他们都商量着,反正是女孩子,上了大学以后也是要嫁人的,要不现在就不费那个钱了,还不如攒着当嫁妆呢。

那孩子向来乖巧,没有反对。

他们问我意见,我断然拒绝,正因为是女孩子,才更加要读书,更加要从小地方里出来大城市看一看。

于是在我和一个长辈的坚持下,这孩子来了广州,选了最繁华市中心的学校。

我时刻告诫自己,包括作为长姐叮嘱下面几个亲戚家的孩子,都始终坚持一点:

在年轻时候要做加法,有机会去多几个地方就去,

有机会体验更新鲜的事物要争取,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

投资自己也好,培养孩子也罢,穷养和富养的区别从来不在于花费多寡,重要的是培养眼界。

眼界的开阔与否往往会决定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思维的认知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新闻社会板块上的事例看得不少了,这世界上除了生死不可控,却有太多健全的人觉得自己没有退路,于是闭着眼睛一条路走到黑。

他们并非毫无选择,只不过因为见识的太少,以为只有眼前的这一种活法。不是他们不了解自己想要什么,而是他们从未见过,所以不知道人的一生原来能活成另外一种模样。

有时候打败你的,未必是眼前的高山,而是自以为无路可走的绝望感。于是当生活的压力累积,任何一点挫折都将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尤其对于大多数感情细腻,小时候习惯性依赖父母,长大后习惯性找另一个男人来依赖,在生理层面上处于弱势的女孩子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

站在低洼处连一个小土丘都以为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只有游历过更广阔的天地,见到过更多的可能性,知道当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换另一条,虽然曲折但同样能够抵达,才不会动辄被生活的琐屑所负累,成为压弯了腰再也不能伸展的包袱。

而这个能让你站在高处的平台,大多数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所以为什么我要对你说,年轻时候如果有条件一定要四处看看。

你可能最后还是会离开,但离开之后的你,却已经不再是当初的你。

候鸟或许终有一天要还巢,但它记得每一片翱翔过的天际。

(完)

【本文原创,需转载请添加作者公号申请授权】

相关文章

  • 哪怕最后注定回家乡, 我还是建议你去趟北上广

    上周新世相的营销热文《4小时后,逃离北上广》极短的时间内在朋友圈和各大公众号中引爆,勾起人们蠢蠢欲动的内心,掀起又...

  • 我为什么赖在北上广深

    打拼北上广?还是回家乡?这个辩论话题永无止境。去北上广深兑现梦想,回家乡是对家人的思念。关于是否留在北上广深,在每...

  • 那些逃离北上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从一线城市北上广回到家乡的,无比怀念那些在北上广的时光。如果有机会,他们还是想杀回北上广。 首先要说的一点是,...

  • 重返北上广,你真的想好了吗?

    最近“重返北上广”,又引发大家的热议。是在自己的家乡默默奋斗,还是重返北上广直到扎根? 那些决定“重返北上广”的人...

  • 北上广,还是回家乡!

    看到过远处风景的年轻人,总想要去看更大的世界,心大了,也就野了。 就业,可以看做是教育投资的回报,是个转折点,人生...

  • 北上广,还是回家乡?

    毕业在即,要北上广还是回家乡? 在今年的十月之前,如果被问到这个问题,我的回答一定是斩钉截铁的北上广。但十月的时候...

  • 北上广,还是回家乡?

    七月的第一天,我收拾好行囊,一个人,一个背包,一个笨重的行李箱。乘坐K284,自西向东,历时35小时,从天府成都抵...

  • 不幸福是因为你不懂决策

    "老师,好烦哦,你说毕业后我是回家乡发展好?还是去北上广?" "那这个问题你能单独做决定吗?" "不能,还要尊重父...

  • 为什么我们“绑架”父母一起北漂?

    当你在北上广深漂泊,你的父母在哪里? 他们是在和你一起“漂”?还是在家乡做着“留守老人”? -1- 你在北上广深漂...

  • 你以为离开家乡,来北上广就可以实现梦想吗

    你以为离开家乡,到北上广深就可以实现梦想; 你以为北上广深,就是一个崇尚公平自由的地方; 你以为在家乡没有想希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哪怕最后注定回家乡, 我还是建议你去趟北上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yv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