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滑洋
编辑 | 了不得
当婚姻陷入困境,很多人都想知道:
是该改善眼前这段“坏婚姻”,还是重新选择一段“好婚姻”。
如何选择没有对错可言,要做出这个选择却是极其艰难的。
1
曾经我的一位来访者郁欣,不仅人生得漂亮,还非常会打扮,虽已年近40,但根本看不出岁月的痕迹。
她来寻求帮助的原因是感觉丈夫不理解她,生活中总有很多观点不一致。
即使只是小事,即便她努力解释,但是丈夫依然误解不断,频繁争吵,让郁欣感觉很糟糕,只想离婚。
提完离婚,丈夫会有所改变,但可下次问题还是一样。
她想逃离,但婚姻里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大问题;而继续这段婚姻呢,她又觉得生活中缺失很多东西,感觉自己内心的能量都快被耗尽了一样。
找到我时,她已经尝试了所有努力,想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寻求帮助,希望我可以告诉她是该留下还是该离开。
其实我深知,她真正来找我的原因,不是要我替她做出选择,而是因为她无法自己做出一个选择。
从她的讲述中,我感受到她在婚姻关系中,积压了相当多的情绪,她的情绪和情感通道都是处于堵塞状态。造成问题的原因是她在关系里面对问题的习惯模式。
如果她选择留在这段婚姻关系里,在情绪通道堵塞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改善关系的可能;
如果她选择重新建立一段关系,随着亲密关系的加深,她的自我压抑感也会愈发强烈,最终还是会面临同样的困境。
进退两难,是她既不能选择改善婚姻,也不能离开婚姻的原因。
后来,她遇到了一个狂热的追求者,被这种新鲜浓烈的爱吸引,离婚了。
她说:“与其去尝试不着边际的自我成长,不如直接换个更好的人来得实际”。
但结婚不到半年,她委屈的感觉又回来了,当初狂热的恋人在她眼里又一次变成了让人极度失望的丈夫。
当她再找到我时,她说她现在明白婚姻中的问题很可能跟她自己的问题,当她看到这一点,反而觉得有些开心,感觉在这段关系中不那么被动了,现在也愿意花时间来深入了解自己了,希望我依然可以帮助她。
我为她开始关注自己感到高兴。因为当她愿意去了解自己、探索自己时,她就离自己渴望的幸福更近了。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
潜意识正在操纵你的人生,你却称之为命运。
一段糟糕的婚姻,都是你与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段好的婚姻,都是你与婚姻共同成长的结果。
很多面对糟糕的婚姻,选择离开,满怀憧憬选择另外一个不同的人进入婚姻,感觉这次会和以往的关系截然不同。
然而关系里你即便换了一个人,所要面对的考验仍然是一样的。只要你还持有过去关系中的习惯模式,关系就还会按照原来的方向发展。
所以,这是每一个渴望幸福的人终究要走上的自我成长之路,与跟谁在一起无关。
2
想要获得一段好的婚姻,你需要面对哪些考验呢?
简单来讲,每个人都需要在婚姻中完成与自己的三次分离:
第一,放弃幻想,进入婚姻落地期。
不能接受另一半的不完美,只能不断换人。
我们的世界总是好坏参半的,但对于有些人,他们只希望看到美好的一面,不允许看到任何瑕疵。当他们进入一段关系时,同样不允许自己在关系里有任何缺点,也不允许对方有任何缺点。
所以,不论是自己还是对方在这段关系里表现的不够好,他们都会果断地结束关系。
在他们看来,如果关系中已经有不好的东西存在了,那就没有希望了,不如趁早结束。
无法完成第一次分离的人,很容易轰轰烈烈地爱上一个人,但常常又会戛然而止。即便进入了婚姻,大多也是闪婚闪离。
这样的爱,只存在于幻想当中,他们所迷恋的仅仅是自己幻想出来的美好,实际上从来没有真正爱过任何人。
只有完成自己的第一次分离,允许自己的一部分幻想被现实替换,才可以从恋爱进入一段实体的婚姻关系。而分离所产生的受挫感,则是我们必须承受的婚姻的第一波冲击。
要修通这个分离的过程,就需要我们在保有自己幻想的基础上,逐步接纳现实,承受对方不完美可能带来的不安全。
第二、离开你的自恋,进入婚姻的磨合期
能接受伴侣的不完美,但是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压抑、否定自己,忍无可忍就会离开关系。
第一次分离决定着人们能否进入真实的关系,而第二次分离决定着进入关系的深入程度。
第二次分离是离开自己的一部分自恋,怎么能用一个真实的自己,去跟对方的真实相遇,这就是婚姻的磨合。
在婚姻里,尤其是女性,很容易在这个阶段感到分离困难。比如,面对先生有各种问题时,觉得理所应当要包容,要努力做一个好妻子,但是心中却逐渐填满各种不满与委屈。
如果她们不努力做到最好,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也就不配被爱。这导致她们隐藏很多不够完美的一面,也会努力避开冲突与矛盾。
无法完成第二次分离,是源于内心的不自信,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以后,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可。
正是因为隐藏自己,才导致了关系无法进入一个彼此交织的深入阶段,也无法让另一半真正理解自己的内心。
无法完成第二次分离人,进入不了婚姻的磨合期,总是在关系里活得很累,一边努力,一边抱怨,一边想要结束关系。
被卡在这一阶段的人,需要经历一个自我寻找的过程,确认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形成一个稳定的自我认知,这有这样才能承受住关系磨合期的压力。
第三、离开现实感,进入婚姻的升华期
如果婚姻生活变得枯燥平淡,那么我将无法再忍受。
能够经历前两次分离的婚姻,关系就可以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但时间久了,总会枯燥无味,这时候就会有更多的相互埋怨。
在关系里,我们对另一个人的抱怨,往往是对自己的抱怨。
温尼科特曾说过:
当假自我成长到某个阶段,个体就会变得贫乏,然后真自我开始冒险涉入来体验生活。
如果我们在一段关系里时间久了,厌倦了,并且没有力量去实现一些什么,那么就容易对伴侣有各种不满。
生活指向太多的鸡毛蒜皮,是因为关系里有人无法寻找到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自我价值,转而想从婚姻里获得更多,而获得不了时,就会滋生更多的不满与抱怨。
婚姻能给我们的只能是那么多,每个人都需要通过健康的方式,在婚姻之外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以此来消融婚姻中日渐增多的空乏感。
这是我们找寻自己人生意义的需要,也是婚姻稳定的需要。只有尽己所能活出自我,才能在关系里感到更安全、更满足。
这个探索和寻找的过程将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也意味着我们的婚姻和人生是齐头并进的,不分彼此。
无法完成第三次分离的人,需要透过婚姻,去探索自己存在的意义。即便现实一地鸡毛,最终还是要活出自己的味道。
能够进入升华期的婚姻,意义是多元的,有情感、有依存、有自我、有自由。有了这些丰富的支点,我们对婚姻的感觉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一对再恩爱的夫妻,一生中都有200次离婚和50次掐死对方的冲动。
婚姻就像打铁,只有耐得住高温和分离,才能百炼成钢。
每一个人都曾经幻想,遇到一个人就仿佛有了全世界。可成年以后的人生,愈加凸显出真实和残酷。
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每一个想要得到的更好,所对应的都是自我努力和自我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