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妈妈不到30岁时我已开始记事,那时她常常梳整齐的长发,浅色衬衫、飘逸长裙,十分美丽。
她总被同学的妈妈们羡慕、夸赞,那时的我还不懂这是种怎样的感觉,无论她什么时候出现,在同学面前,给我长足了面子。
不知为何,我的记忆常常被锁定在妈妈30左右的年纪。
她陪伴了我小学7年,每天早晨有热腾腾的早餐,牵我的手送我上学、放学;晚上陪我写作业,陪我看电视……小学时光那样温暖、平静,她是那样温柔,变戏法似的总能给我变出很多好吃的、好玩的。
那时的她,是我唯一的安全感。
可是初中、高中、大学、工作之后与妈妈便再没有这样亲密的时候。
02
上个月接妈妈来上海与我们一起生活,她刚来那几天,我感到非常不自在。这是我和老公恋爱到结婚6年来,第一次有“外人”融入我们小两口的生活。
虽然再亲近的人彼此之间也应该有距离,可这么多年,与妈妈未曾再一起生活过,我好像早已将她视为“外人”。
她却从未把我和老公当做外人,待我们细致入微,每天为我们准备早餐,吃完不让我们插手自己一个人收拾厨房,每天上午为我们打扫房间、客厅、卫生间,每天帮我们洗衣服、叠衣服。
就这样,她每天坚持着自己细致、琐碎的生活习惯,可能她非常希望能够融入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每天为我们付出。
圣诞节的那个周末带她到广场溜达,她还像年轻时那样爱拍照。我将焦点锁定在她脸上,看到了她眼角的周围,稀疏的眉梢,刘海和头顶也有了白丝,隔着屏幕我还看到两条藏也藏不住的法令纹。
我拍完大喊了一声“妈,你老了”,她赶紧夺过手机要看我给她拍的照片,嘴里还念叨着“哪里老了”这要是从前给她拍照,不论怎样的穿着,摆怎样的动作她都不会立即求证拍的是否满意,那时的她很随意,很自信,随便拍成什么样仿佛永远是最美的。
可是现在她在意了,在意拍出来的照片是否好看,是否显老。
可能妈妈害怕变老吧,害怕自己越老越不能帮衬我们,害怕离我们越来越远,也害怕被大家嫌弃。
近二十年来虽然妈妈的心态一直很好,保养细致,外貌比同龄人年轻,可岁月还是在她脸上留下挥之不去的痕迹。我赶紧上前合影,祈求时间能永远停留在这一刻,让妈妈还是从前那个年轻、自信的样子。
03
从未在大城市生活过的她刚来上海有诸多不便,虽然几年前就给她买了智能手机,可她还是只会视频聊天,常常电话里教她下载APP,她说不会弄也从没主动学习、研究这些新玩意。
有一天早晨去上班,正好在小区门口碰见妈妈,她提着一袋很沉的蔬菜,原来她早早起床就是为了去菜场买新鲜菜。
我告诉她出小区门口有公交、共享单车、的士,她笑着告诉我“等了一会公交没等到直接步行到菜场,走走路还健康些”。我告诉她可以扫二维码查询公交到哪一站了,下次按照公交到点时间出门就行,她尴尬地笑了笑没说话。
这些都是上海最简单、最普通的生活方式,可是我舍不得埋怨她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今早我们一起逛完超市,教她用APP骑小黄车,扫码-输入密码-调节座位等,每一步她都显得有些胆怯和失措,要么按错地方要么力道不够需重新操作。后来我演示一遍,她再亲自操作一遍,才看到她放松的表情。
看到她笑了,我反而不安。通讯给生活带来很多便捷,却让许多许多老人无所适从。只有不断学习新技能才能融入现代的节奏,可是作为上代人,他们一辈子的使命是将我们养大、成人、成家,年老时哪还有闲工夫学这,她们害羞,害怕学不会。
04
以前常听妈妈说她只会手写不会打拼音,我提出教她学拼音打字、学电脑。
最开始她极力排斥学拼音,总觉得自己自己老都老了学了也没什么用。可是来上海不到一个月,她就变了,变得勤奋好学,我们每次教她“新技能”她都能很快接受并独立使用。
看得出来,只要我们愿意耐心教她,她很乐意学习,似乎也越来越享受这种便捷的生活。
我不再怪她在这个比较空闲的年纪不上进、不学习,如果换一个时代,可能我们自己也无法适应下一个时代的新技术、新生活。
我也不忍心让妈妈成为新时代的“文盲”,只好在她感兴趣、愿意学的时候教教她,让她真正适应大都市生活。
现在的我,是她唯一的安全感。
05
短短二十多年,我们两代人的生活确实发生了许多大变化。
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通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近、更有人情味,这些变化应该不仅仅只是属于“文化人”的。
父母那个年代,能读完初中、高中就算非常了不起,如果他们有机会上大学、学习电脑、学习高新技术,凭他们吃苦耐劳、省吃俭用一定会比我们更有出息。
不主动、不积极是大多数人的天性,尤其是老一辈对年龄稍大就回家种田、带孙子有着根深蒂固的思想,不了解社会的动态,不学习生活新技能是常态,如果了解她们便能理解她们。
融入一个陌生的生活或时代内心是敏感的、慌张的。更何况,父母已经老了,折腾不动了,我们为何要生生逼迫她们适应年轻人的生活?
妈妈,虽然你老了,我会依然守护着你。只要是你想学的东西,我会尽我所能。
我只想让你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不被当做“外人”。
P.S.怀左训练营第三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