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景牛【简·管理】
[管理] 团队模型4:红楼团队——典型的衰退期组织模式

[管理] 团队模型4:红楼团队——典型的衰退期组织模式

作者: 奇点极简管理 | 来源:发表于2019-03-16 06:30 被阅读154次

文│奇点  [原创] 


《红楼梦》的故事基本上是在那个腐朽没落的贾府中展开的,而那里住着的是一群社会寄生虫,他们衣食无忧,不会为生计而奔波,因而很难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精英团队。

红楼企业规模庞大,人员结构复杂,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各怀心思,盘根错节,浪费严重,腐败横行。

虽有强势领导,但也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就算有认为能力超群的人,比如王熙凤。她真正控制过这个团队吗?没有,她上面还有不少老资格的人。老资格下面,还有不少她动不了的人。所以,她虽然很有管理能力,八面玲珑,最终还是不能掌控全局。

另外,虽然王熙凤是贾府的实际管理者,但这个泼辣能干的女强人,很少让别人染指她的管理工作,这种“独狼”式的管理理念,在她周围很难形成一种开放的团队意识,最后,当贾府大厦将倾之时,王熙凤也是独木难支。

红楼团队代表的是典型的“能人型”团队模式。靠的不是系统化管理,而且期望靠一两个能人来改变现状,而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管理的思想和体制,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之所以奇,奇在她是个万花筒:人过一生,吃喝拉撒、人情世故、情感职场……都可从中窥见一斑。

这偌大一个家族,便如同一个大型公司,每日要开张运转,涉及资金、人事、管理、组织等等。

这荣宁两府上上下下层级分明:


一、组织架构

贾母为创始人大股东、市场部销售部负责进账的是那在朝为官的贾政等、投资运营部是贾珍贾琏一等外出方便的男性、行政人事部兼总裁办主任无疑是凤姐了,另有一干林之孝、敕升、周瑞等高管及中层管理者。

一干负责进项的男人们皆是无能之辈,从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来看,大约贾珍还是有一点置业意识和能力的,同时也从他的言语中看出,整个荣国府男丁不善家事,进项少出项多。这也就给荣国府的内勤务管理者一个大烂摊子——资金不足,你还得把事办好。这便是真正考验能力的时候了。

接下来,行政人事部兼总裁办一干人物一一红楼能人登场。



二、红楼能人

(一)凤姐

凤姐的管理能力无疑是强悍的。这从第13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可见一斑。

一件事到她手里先梳理流程:比如前来祭奠的时候有迎客、茶碗、吃食等几件事,另有整个丧期里的火烛祭品管理增添,以及可能产生的偷盗管理问题。

理清楚了流程再来调配人手,她在人事安排上也十分老道:

首先,是摸清底数,找来名册一个一个唱名相面,一则把可能的人力资源作一个全盘了解;二则作一个简单的面试,力图将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去。

其次,是专人专管责任分明,比如收碗碟的就管收碗,不许乱窜,少了坏了就是你收碗碟的负责。

然后,是树立做事的规则:几点上班、几点下班、如何交接班,几点到几点听取汇报裁决、过时不候,支取东西需要手续(领对排)。

有了这些操作手册,员工们便不会没头苍蝇,明明很多人却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同时也给了员工责任和压力,你有不能决断或是不明白的事得在规定的时间里上报和解决,以规矩来保障运转。

最后,她作为主管领导以身作则,每日天不亮就起了到东府主持一应事宜。

上头管得紧、又精明,下头自然不敢混水摸鱼。所以东府的下人们说:“都警醒着些吧,好歹过了这几日”。

我想看《红楼梦》的人大概没有不喜欢凤姐的,即便谈不上喜欢,也是佩服的。

然而凤姐的整个管理风格里有几个致命伤:

1.媚上有余,欺下太过

第65回里,借贾琏的小厮兴儿的口,描述了这个下层员工眼里的总裁办主任“只一味哄着老太太、太太两个人喜欢,殊不知菲了下人,她讨好儿。估着有好事,她就不等别人去说,她先抓尖儿,或有了不好事或她自己错了,她便一缩头推到别人身上来,她还在旁边拨火儿”。

这里面透露了凤姐在领导上的问题:

一是等级森严。比她位置高的就百般讨好,比她位置低的就看不上甚至胡乱训骂。下层员工也都是有心有尊严的,虽不敢得罪你心里也恨上了你,更枉提与你说真心话,乐得你出错,待到一旦你让上头不高兴了,便鼓破众人锤,痛打落水狗。

二是抢占功劳。其实作为领导,下面的人做出了成绩,少不了你的功劳,你把所有的功劳都一个人占了,下面的人想反正做得再好也不会被人看到,混过去得了,缺少了干事的动力,最后受累的是主管。更甚至于为了讨上级喜欢,牺牲团队成员的利益,俗话叫踩着别人的尸骨搏自己的前程,便更招员工憎恨了。

三是殆于承担。作为一个领导,既担负着团队的荣耀也担负着团队的责任,一如对待团队的成绩,对于团队出现批漏和问题,主管当然是有责任的,敢于承认甚至于为下属承担,方能令人死心踏地地跟你干。至于说关起门来,团队内部,你是要打要骂、要换要改都是可以。可是一有功劳就抢,一有问题就找个替罪羊,那封建时代奴隶终身制没法子,到了今天这来去自由的时代,恐怕手里是一个得力的下属也不会有了。

2.施威有余,施恩不足

整部书里,凡凤姐与底下人说话,都是“仔细你的皮”“叫你们死”“打断你的腿“”小碲子“,另外动不动就是打耳光子、拿头上的钗子戳人的嘴……再加上行事用重典,疑者皆从重发落,第60回里玫瑰露一案,她说让太太屋里的玉钏、彩云不吃不喝地跪着,不说一日便跪一日……又说柳家的喝无辜,可既然被诬赖了定是平日里也不怎么样,打发出去。可见,下属的身心、饭碗都不在她眼里。亏得她的助手平儿为人平和(怪不得叫平儿呢),劝她多予施恩,方挽回了许多不必要的造孽。也难怪在兴儿及其他下人的嘴里,他们都喜欢平姑娘。

3.其身不正,得意忘形

凤姐作为领导层,眼里容不得沙子,不许下属混水摸鱼,自己却贪赃枉法。比如这么几件事:

一是给秦可卿送丧期间揽了一宗官司,利用贾家的官威强迫平民退亲另嫁,致人家破人亡,自己独赚3000两银子。此乃钱权交易。

二是将众人月例拿去放贷,收利钱图利。先是周赵两个姨娘迟迟拿不到月例,后来连宝玉屋里的袭人都来问平儿这个月的月钱什么时候发。此乃挪用公款。

三是众人为她攒金过寿,凤姐自告奋勇帮李纨把钱出出,大家凑的钱交到凤姐这里,再交给尤氏去采办。待到尤氏点钱时却发现少了李纨的那份。这便是“在人跟前做人,做完人就赖了”。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凤姐平时上下其手揩油贪污的事儿也没少干。

以上几件最后皆得意忘形:钱权交易自铁槛栏寺之后,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月钱放贷则更是有恃无恐大骂周赵两位姨娘,放言说别说晚了几日,以后也没有了。

作为管理层,自己对公司有着私心私利,却只许自己吃独食还要拜高踩低占尽功劳,又怎么能令下属信服呢?

(二)探春

探春登场成为管理层,全因凤姐流产致病,无力管理,李纨又不善家事,临时救火出来主持工作的。而她也紧奉“主持工作”这个定位,用林黛玉的话说是“不肯多走半步”。她协理大观园的这短短几个月,作为领导层,可圈可点几条原则:

1.公私分明,迅速立威

年轻主管刚刚上位,最容易受到老资格的下属的轻视和挑战。或出于不服、或出于试金,他们从一开始往往是不配合的,或硬或软地给年轻主管碰钉子、使绊子、下套子,来摧毁你的威信。比如探春一上来,就遇到一个年老的办事嬷嬷,拿她血亲舅舅(因探春是庶出,礼法上,王夫人的兄弟才是她舅舅。至于血亲的母亲和舅舅,该是小妾的就只是半个主子半个丫鬟,那舅舅也不是舅舅,只是个家生奴才)的丧事来下套,说是问探春拿主意,还刻意提醒说上个月袭人的老娘死了,给了40两。李纨一听就说那就40两吧,可探春心下有计较,家生奴才和买来奴才的待遇是不一样的,便喝住了回事的嬷嬷。一问惯例,以往怎么个给法;二问这个赵姨娘的兄弟符合哪一条惯例。两个问题一问,便清楚了她这个血亲舅舅只该给20两的丧葬费。

显然探春也清楚,这个下属是故意来扫她权威的,因此拿住此事就发作起来:

一批,你是老嬷嬷了,竟不知惯例反过来问我;

二点,我是知道给丧葬费是有先例的,别欺负我新当领导不知道水深;

三钳,钳出前管理层,你们二奶奶跟前,你也这样办事?点明,你只当前管理层是管理层,不把我放在眼里,我是知道的;

四杀,杀鸡儆猴,你们以后谁敢这样来回事,别怨我不顾你们这些年在我家的体面,提醒他们清楚谁才是领导;

五敲,拉住平儿将刚才之事一说,直道荒唐,提醒前管理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敲打前管理层的下属,别想着架空绕过我。后手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就不细说了。

作为一个新上任的领导,“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道理谁都懂,但前提是一你不能乱放火,二你得确实胜任这个岗位。所以一般领导到了一个新的岗位或环境,先做的工作是熟悉工作,这里面包括了解这个公司日常的运作及其规则,以及,工作在各个岗位的人以及他们的能力为人。

摸清楚情况,再有的放矢、徐徐图之,既有利于公司和团队的稳定,也有利于争取到最大量的支持者。

2.把握机遇,施展能力

探春任上做的一件大事是承包大观园。作为一个继任者,没有属于自己的品牌工程哪怕是形象工程,做得再好也只能生活在前任的光环下,而探春则充分利用了给她的舞台,做了一件开创性的事,为家里一年省下了400两的开销,也将闲置的人力动员了起来,免得人无事做,就生了是非。

探春在承包大观园一事上,另一个高明之处在于,她让各级领导层充分参与了进来,一手赢得李纨的支持,别小看这个动作,李纨各人能力在其次,重要的是她有辈份有资历,说起来前管理层凤姐还要让她几分。得到了她的支持,等于扫清了前管理团队的障碍,要知道,有时无论你作任何改变或创新,前员工都会以没有先例、前管理层为什么不做、你这么样就是说前管理层不行等等理由来反对你,令计划破产。另一手汲取宝钗的行商智慧,薛家是皇商,在做生意方面自然比她这个闺中小姐有经验的多,生意虽小,多听意见总是不错的,更何况,她主政的第一件事是不能失败的。再来不能忘的就是,知会前管理层凤姐以示尊重,并且在准备干之前,充分与前管理层心腹平儿沟通,说明我为什么要干,以及,干成了于凤姐也是双赢。在小范围沟通中,有什么反对意见也提出来了,前管理层团队的态度你也清楚了,会不会使绊子你也心中有个大概了。即便最后不欢而散,那也属于管理层的内部矛盾,而不是一上来就在全体员工面前说我要这样干,那前管理层团队跳出来说我不干成了派系之争你怎么办?事先沟通,大佬都同意了,小娄娄还会啰嗦吗?这放在今天叫作先酝酿再决策。

3.清楚定位,到位而不越位

回到探春部分的开头说道,林黛玉夸三丫头一步也不肯多走,换了别人早不知忘形成什么样了。这便是探春再者高明的地方,她清楚权力的边界:她是临时主持工作,正主是凤姐,骂人作筏子整顿队伍是一回事,涉及到解雇员工这样的大事(古代大户人家轻易是不撵人的,撵出去的人没有敢用,相当于断了生路,也涉及到大户人家的名声),就一定要清楚权力的边界到底在哪里了。所以当老妈子来回要赶走彩儿娘的时候,她先让回凤姐,平儿说了不用回,她也没有轻易作主,而是将人暂时扣住,等王夫人回来作主。

这就是主持工作的管理者需要当心的了,你是来顶事的,可以做事、可以创新,一切围绕不乱不断把事做好,但两样东西不要轻易去碰:钱和人。不得已要碰,千万要请示并得到更高管理层(比如王夫人)的同意和支持。

4.有所担当,庇护下属

查抄大观园之时,探春作为主子,其表现简直可以用“酷毙了”三个字来形容。她得了消息门洞大开,秉烛以待,将自己的箱子全部打开。然后对来人说:我是贼头,小贼们偷了东西全交给我呢。要搜只管搜我的。要搜我的丫头却不能。一副”我的人我负责,谁也不许动我的人“的领导风范。谁不死心踏地?

加上她做事条理清晰,在情在理周到圆满:摊开自己的东西给人搜,知道你们不会搜,但凡你们动一下我的东西哪怕是关箱子,也算是搜过了。可不是我不配合哟。至于说我护短,我会负责,自去请罪,你们这种级别的也不要跟我啰嗦。她举着大户人家自抄不吉的大旗,将那来人唬得不敢轻举妄动。该发威时也毫不含糊,一巴掌招呼上去。

当然,也可见她对自己的团队是有底气的,深知自己的下属绝不会有偷鸡摸狗之事,平时管理也是严格的。

(三)宝钗

宝钗是整本书中情商最高的存在。她在贾府是客,因此很多事心中明了,却无论如何不肯插手,直到王夫人亲自请求她来帮衬管理方才答应了协理。即便如此,上台之前还是向老员工们交待了一番,大意是,我本是客,是不应该来管你们家里的事的,但太太求了我,管理层人手也确实不够,为了整个公司的兴旺,为了你们大家保住饭碗,我作为一个得到你们照顾和老板信任的人,既是人情上的不得已,也是出于投桃报李的道义来的。像宝钗这样的空降兵关系户最怕名不正言不顺,员工一句,你又不是我们公司的,要管而不能管。所以她一上来就把话说明了,将自己的合法性、合理性站住了。

她在管理中最出挑的是利益均沾的共享共荣理念。在将大观园承包给众人的时候,她提出将各人承包所得每年都拿出一部分分给那些没有承包的人,这样,那些人没出力平白得了钱,就不会妒忌你们,更重要的是,你们每个人就一双手一双眼,看不到顾不到的地方总是有的,别人拿了你们的钱,自然会帮你们多长一个心眼,就算什么都不做,只要不来偷摘偷毁你们的花啊果啊的,你们就是得利了。

我们总是坚持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正向收入,忘记不劳不得所带来的隐性支出。若是能花一些小钱便撬动更多劳动力,何乐而不为呢?所谓双赢,不仅仅是你有利我有得,更在于这种利益均沾不是谁高风亮节的施舍和牺牲,而能看到其背后的利益关联,合理维护。

其实,宝钗从来都是懂得花小钱办大事的,没有报耳神,再玲珑剔透的人也看不全这荣国府大小事务。她事事知晓,显然是有千里眼、顺风耳的。从哪里来?从她给别人的小恩小惠中便埋下了。记得薛蟠从外回来,给她带了各地的小玩意,也有珠钗、也有绸缎、也有笔砚、也有土物,她皆一一分好散与众人,即便是姨娘丫鬟这些下人也是有的。东西不在贵贱,在于这体现了尊重,看那赵姨娘拿了东西一肚子的宝姑娘好话。这种的耕耘,她想知道什么打听不出来?

所谓领导,就是能发动更多人的力量来为自己办事。身居高位,勿忘施予恩惠、给予尊重(哪怕只是表面的,金钏也好、尤三姐也罢,她们的生命在宝钗口里不过和一顿饭差不多。我从不相信她真的尊重那些下人,她心里也许比凤姐还高傲。只是她更有理性,懂得利害)。


我是认知体系架构师——奇点!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帮我点个喜欢和关注!

如果你想建构自己的商学认知体系,请点击我的文集《奇点·原创连载——三分钟商学院》。感谢支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理] 团队模型4:红楼团队——典型的衰退期组织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pc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