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我在批发市场第一次看见—种很特别的菜,它的根部膨大成球形或扁圆形,上面长着许多小球状的突起。
于是我问老板娘:"这是什么菜?"
老板娘说:"这是儿菜。从儿菜的外观看,呈现出的是一母多子的形态,好像是无数个孩儿围绕着妈,兄弟姐妹好几个。这里的'妈'就是指儿菜的短缩茎;'儿'就是儿菜幼苗生长到一定阶段时,短缩茎上的腋芽膨大长出的一个个翠绿的芽苞。"
"那口感怎么样?"
"儿儿菜的口感比儿菜妈更清香,也更嫩,所以更受人青睐,价格也比儿菜妈贵。正因为人们都喜欢吃'儿',不喜欢吃'妈',所以很多店家都要求'买儿必须带妈,不许扒儿',避免剩下的'妈'孤苦伶仃。
"原来儿菜好吃,营养也不错。"
炒了儿菜,我吃过后觉得口感还不错,味道清香微甜,脆嫩化渣。不仅如此,儿菜的营养也杠杠的。
后来,我上网查了查,儿菜是大家给的亲昵称呼,真正的学名叫抱子芥,是十字花科芸薹(tái)属茎用芥菜的一个变种,别名多头菜、角儿菜、芽芽菜等。
同时,也知道了在四川的菜市场,经常会看到下面奇怪的标语。
“不许扒儿”
“妈儿一起买,妈的重量不能低于儿”
“不能全部捡儿,必须要有妈”
“买儿菜请带上妈”
看了标语,是不是很开心啊?记得买来试一下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