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今日看点生活家
《向着光亮那方》|青春不就九个字:不要脸,拼了命,尽了兴

《向着光亮那方》|青春不就九个字:不要脸,拼了命,尽了兴

作者: 一枝苗 | 来源:发表于2017-03-03 14:41 被阅读2229次

光打在你的身后,墙上便有了巨大的身影

认识刘同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从《职来职往》开始,他小有名气后便开始出书,谁的青春不迷茫系列的三部曲我都买了,有人说这是没有营养的鸡汤文,被媒体炒出来热度,我也曾质疑过很久,取关了微博,而这本书也在塑封的包装下落满了灰,买了快一年了,看着那些未拆封的新书,实在心痒痒,便用了两天读罢

读《谁的青春不迷茫》时,我还在校园,带着一种为赋诗词强说愁的忧郁感;读《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时,我初入职场,一天一页式的勉强读完;读《向着光亮那方》时,我已工作一年半,二十多岁的年纪,突然有点理解35岁的刘同所讲述的那些故事,像一束光,从我破碎的生活中照进来

1

从他的书中,我了解到,他是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曾在湖南电视台工作过两年,做过记者、编导,也曾毅然辞职准备考研,却差了一分,最终破釜沉舟成为一名北漂,现在是光线传媒影业副总裁,我还了解到,他曾花一个月的时间,写了十几万字的小说,孤独迷茫的时候,他说:

如果连写作都放弃的话,对生活的热情可能会消减大半吧

自从去年12月开始,在简书频繁更文以后,写作便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刘同的这句话说出了我的心声,写作于我来说,不只是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方式,它更是帮我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治愈心灵的良药,很多令我烦恼不已的问题,往往在写出来的那一瞬间,好像扭动了开关一样,一路顺畅,那些迷茫无助的日子,通常在书写的过程中,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文字,是最忠实的伙伴

记得初中时,我的作文总是拿到全班最高分,几乎每次都会被当作范文进行朗读,所以在高中文理分班,我选择理科时,以前的同学老师纷纷表示不理解,初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更是说“浪费了一个学文的好苗子”,高中三年,我是一个理化生差到家,语英还不错的理科生,高考的成绩很顺理成章的不理想,这时候以前的同学老师又出来说了:“如果当初你学文,就不会这样了。”

大学我加入了文学社,也未曾交流过文学,写过一个微电影剧本,拍出来很糟糕,偶尔咬文嚼字的发表几篇QQ空间日志,不痛不痒的有几个人评论,我离写作已经越来越远

直到我注册了简书,从零散的碎碎念,到第一篇首页文,到收获了很多喜欢和关注,我遇到了比我小好几岁的学弟学妹们,表达人生的困惑;也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同龄人,为我加油鼓励;还有一些比我年长的哥哥姐姐,提出中肯的建议,我是第一次意识到文字的力量,原来如此强大

现在的我,再也不肯放下我的纸和笔,不管有没有人点赞,我会一直不停地写下去,哪怕忙到一周只能写一篇,我都不会放弃,文字带给我的,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

2

刘同三十岁以后的人生可谓是赚了很多钱,他可以为了做一个不一定能播出的节目,自掏腰包近百万作为活动经费,连续出了三本书,不枉他中文系出身,这些年一直坚持写作,其中一本书还被改编成了电影,虽然想想也知道是怎样的青春电影,然而,这些,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通通都没有,他说:

当你真真正正花很多时间去努力干好一份工作、经营一个爱好时,生活也自然会给予你相应的回报,如果还没有,那就表示努力得还不够,时机未到

我们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世界上本没有什么天才,我们所见到的天才不过是比别人多花了一些时间罢了,当你在一项技能上花费的时间达到一万小时的时候,就可以称作这方面的专家了,如果按照每天工作八小时的话,全年无休也要三年半的时间

就连我正在准备的CPA考试,也有大神总结出了,通过专业阶段六科,大约需要1500个小时,我扣除了我已经通过的《经济法》所需要的150个小时,剩余的1350个小时,平均分配在3月至10月这七个月的时间,每天也需要学习6.5个小时,作为一个上班族,我必须在工作中和工作外尽可能多的挤出一些时间,来准备考试

不怕你一腔热血,就怕你三分钟热度,从小到大,我感兴趣的事不少,真正坚持下来的却没几个,从小学习的绘画,拿过几个少儿比赛的奖项,到初中,就因为课程紧张停止了学习,同我一起参加兴趣班的朋友一直坚持绘画,考上了211院校,现在正准备中央美院的研究生复试;学习了几年的电子琴,被老师夸有天赋且勤奋,在马上要跳级考试的时候,放弃了长久以来的练习,艺考中的才艺展示,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弹着流利的钢琴,取得很高的加分;高考毕业学习了笛子,有一个很好的姐姐教我,却没有坚持练习,大学参加大学生艺术团,只能以拙劣的技艺充个人数,所以啊,我就是什么都会一点,又什么都不精

我很喜欢“厚积薄发”这个词,我们总是看到别人轻松的成功,却不曾关注那是沉淀了多少年的成果,急于求成在现在很多人身上都看得到,我更想把现在的生活当作是成功前的孤独,我仍有一腔热血,但再也不要三分钟热度,如果把人的一生换算成十二个月份,假设活到八十岁的话,二十多岁的我,才刚刚到3月份,对,就是现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时候,寒风还会不时吹,但暖阳不一直照着嘛,初夏还未到,莫急莫急

3

刘同也曾后悔,在与好莱坞那么近的时候,自己一句英文都说不上来,在喜欢的对象面前,对方喜欢运动型男孩,自己长期不运动,连告白的勇气都没有,第一本小说出版后,便没再和出版社联系过,他说:

我们一直等的,其实并不是机会,而是自己的成长,当你真的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机会那么多,你要做的只是选择哪一个而已

其实这世上机会并不少,少的是做好准备的人,做准备的过程是孤独且痛苦的,很少有人愿意完全承受,所以就出现了那么多“怀才不遇”的人,准备好的人,不需要等待,机会就会自动找上门来,与其去寻找那不一定有的机会,不如多关注一下自己的成长,不要等机会真的来临的时候,后悔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我有一个本子,第一页上面写了“Dream List”,上面每一项都不是一两个月就可以完成达到的,甚至有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才有能力去实现的梦想,但我还是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写出来,我时常会拿出这份梦想清单来看看,看着自己当初写下的那些打脸的急于求成的目标,我不禁嘲笑起自己的好高骛远,后来,我给自己的2017关键词是:改变、探索、积累,我写下这一年要做的事情,我定期总结自己的收获与成长,当我不那么关注结果的时候,我反而更能够达成目标,就像在简书的更文,当我不再时刻关注点赞和粉丝后,我反而收获了一些情真意切的评论与私信

我长了一颗智齿,很尖锐,与其对应的下面的智齿也开始蠢蠢欲动,然后整个牙床就肿了,上面的智齿咬破了下面的肉,每吃一口饭都会疼一下,而下面的智齿却还没有长出来,我想,它的成长也是需要时间的吧。医生说,可以拔掉它,也可以等待它长出来,但是生长的过程必定非常痛苦难熬,什么时候可以长出来,长得好不好都是未知数。我最终决定等一等,如果总是逃避略带痛苦的成长,那我就错过了一次破茧而出的希望

4

书的封底是一段从21岁到35岁的描述

十年青春,孤独、迷茫、无助,勇敢、倔强、无畏,终将经历洗礼,才能三十而立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写的是由筛选应聘简历,而思考二十多岁的年龄应该干些什么,简历中不乏有三十多岁的求职者,在其履历表上只简单写了曾就职的单位岗位,没有说自己曾做过什么工作,取得什么成就,这样的简历甚至都没有参加面试的机会

大学毕业做简历时,这四年的经历、获得的荣誉便浓缩在了那一张A4纸上,我们总以为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了,却不曾想正是这份“稳定”葬送了自己的青春,二十多岁的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也就什么都不怕失去,如果这个时候不折腾折腾,以后就真的没有这时候的无畏了

我们总觉得有些晚了,看着那些95后00后的新鲜血液,不免觉得自己老了,可是,你折腾与否都比他们老,你拼搏与否,三十岁终将到来,不管是24、26还是28,我都称作青春

青春不就九个字:不要脸,拼了命,尽了兴

我是一枝苗

认真生活的小小生活家

喜欢我

就关注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着光亮那方》|青春不就九个字:不要脸,拼了命,尽了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sk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