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红高粱

作者: 1如是我闻 | 来源:发表于2020-11-01 22:04 被阅读0次

    小时候,吃着高梁面和一些杂粮面长大的我们,对庄稼一直是情有独钟的。

    那红红的高梁面做成的锅巴,不仅香甜可口,而且还软脆兼应。在锅巴上放点奶奶自制的辣椒酱或是咸酱豆,吃起来越吃越起劲,大人们常说:“锅巴蘸辣椒,越吃越上膘。”在那个只能保持温饱的年代里,乡村长大的我们,一个个瘦的都像“猴子”,一个村子里,几乎没有几个上膘肥体壮的。

    其实高梁的用处不仅仅体现在吃上,而是主要体现在高梁秸杆的用处上。

    在我刚刚记事的时候,生活在穷乡僻壤的乡村的我们,由于家乡非常的贫穷落后,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广大乡亲,想得到一件像样可手的家什或用具却是十分困难的。

    于是,乡亲们就开始在作物的秸秆上动脑筋。因为作物的秸秆不用花钱,资源丰厚而且操作方便,高粱秸杆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在家乡的庄稼地里,到处种植的都是红高粱。

    高梁的秸秆,它是盖房子的好材料。父亲用高梁秸杆编织成一个又一个又宽又大的房箔子,不仅可以做房使用,还可以做成秸杆墙的。记忆中不管是土坯泥草房还是砖瓦房,房子上都得先用秸杆扎成把子或织成房箔子铺上一层。好多人家连土的隔墙也盖不起,就用一个一个秸杆编织成的房箔子做成隔间的秸杆墙。那用秸杆编织的房箔子和秸杆墙,不仅便与打扫灰尘,而且还是即实用又健康环保的。

    在乡村土坯泥草房里长大的我们,每一户人家都离不开高粱秸杆制品的。从扫地用的扫帚到厨房案板上用的清扫面粉的小扫把,都是用高梁穗子扎成的。

    那母亲用高梁杆缝制成的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圆形的高梁杆制品,有的盖在水缸上,当作水缸盖。有的放在锅口上,就成了锅盖。有的房在锅内,就成了锅篦子。至于盛馍用的馍兆头和清理粮食用的簸箕,已经不记得母亲是用什么方法缝制而成的了。

    秸杆破成篾子可以编席、打篓子、掐折子、编席夹子。席子用来铺床,篓子用来盛东西,折子用来圈粮食。

    记得村子上,有一户结婚的人家。当新娘子刚从自行车的后坐上下来时,由于不能脚踩着地进入房间,一些人就把一张张的席子铺在地上,新娘子每走过一张席子,后面的人赶紧把席子收起,掠过新娘子的头顶之后,继续朝前铺。虽然那时,乡村的计划生育抓的正紧的时候,那撒喜粮的妇女,一面撒一面喊着:“撒把麦,领(生)一百,撒把豆,领(生)不够”的笑话段子。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乡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红高梁,也逐渐的消失在田野之中了。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记忆中的红高粱,也随着我童年的远逝,已经消失不在了。我依然怀念那香甜的高梁面锅巴的味道,依然还怀念那一些高梁秸杆制成的家什用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中的红高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su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