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成长中的痛苦?
成长和痛苦基本是划等号的,粥老师这句话直穿我心窝。
然而,纵观自身的痛苦,却和成长必经的痛苦不同,它正阻碍我找到成长之路。
本来我很想专攻育儿领域的写作,但是,力不从心。亲子共成长,于我来说,太难兼顾。
想看书却没能买到书籍的痛苦,隔着时差学习不同步的痛苦,想去社交却语言不通的痛苦,思念家中闺女又不能愉快沟通的痛苦,一天几个小时学习而疏于陪娃的痛苦,情绪崩溃想逃离却不能动身的痛苦……
因为被这些痛苦重重围困,虽然蹲了不少社群,我还是挖掘不出我到底擅长什么,每一次发问,就像抽丝剥茧,牵一丝而痛全身。
美国黑人作家埃尔德里奇·克里佛的一句话:“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如何解决问题?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中说到,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通过自律,在面对问题时,我们才会变得坚定不移,并能从痛苦中获取智慧。
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
就像吃蛋糕,有人喜欢先吃蛋糕上面的奶油,再吃蛋糕。
如果换一下次序,先吃蛋糕,再吃奶油,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品味,感受奶油的甜。
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不逃避,不推卸,为自己的问题,为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
实事求是,杜绝虚假,我们越是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越是得心应手;对事实了解得越少,思维就越是混乱。
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自我调整。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在人生旅途上不断迈进,有些时候就必须要进行较大规模的放弃。
总而言之,逃避现实的痛苦是人类的天性,只有通过自律,我们才能逐渐克服现实的痛苦,及时修改自己的地图,逐步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