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强性的逻辑思维的人,是不可能在金钱社会里捞到一笔客观的财富的,如何培养商业思维,如何利用商业思维,非常重要,我仅举例子,长话短说,希望能激发你的一些潜藏的思维能力,因我不敢妄言,人对商业的思考逻辑大多是多样的
︳何为商业逻辑 ︳
(1)
我的一个重要的导师黄福全,现任拉勾网华南区负责人,回国前一直在美国发展,2001年9月11日上午,震惊全球的911事件,当时他正在不远处的办公室里面工作,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当时他冲着同事喊:Oh God!what is this?!
同事也愣了,所有人都想象不到这噩梦一般的突发事件带来的后果(3000多人失踪、遇难),当时黄能想到的是“Wow,we will get a rest for a few days”
他竟然想到了即将到来的假期,也确实如此,那天后他们放假了近半个月
在前几天拉勾在广州举办的一次梦想着集会中,我在台下坐听他说这件事,之前我并不知道的。他说:假如把现在的我换做当时的黄,我脑袋里面立刻回呈现一串商业逻辑,毕竟那时候我20多岁,能力有限,只想着出大事了 and 要放假了。假如是现在的我,我会好好的利用这一事件来狠狠的赚一笔!你想下,911事件发生在这里,为什么是这里?之后美国政府会怎么做?没错,这里是世贸大厦,这里是资本主义的脸面,之后美国会大肆的重建这里发展这里,并且把这里的城市安全等级和城市地位进一步提高!那么然后呢? 然后这里的房价会嗖嗖的往上窜,地价,人才价格,服务市场等等!当时若利用银行贷款去折腾一下房子,现在莫不是早轻松赚了百万美金...
(2)
说说腾讯,就在昨天微信企业版上线,与阿里钉钉直接竞争。但同时有另外一个东西出来,就是微信全面封杀H5广告,意思是我们在朋友圈将玩不到那些网页小游戏,看不到那些向上滑动的推送(有音乐有动态效果),几天时间我们被腾讯刷了几次屏
这里面的商业思维在哪里?
企业版上线,直接竞争钉钉,抢走企业用户,那么封杀H5,会直接减少第三方广告流量,而后微信再专注朋友圈合作广告,在朋友圈里面投广告的都是何方神圣?我们都见过,宝马、伊利等企业,这样我们就理解里面的商业逻辑了,杀掉第三方流量,维护自己流量,同时上线服务于第三方企业用户,让企业用户用我的软件,投我的广告位。
至于马化腾捐赠一亿股腾讯股票,我能够获得的信息并不多,该笔捐赠虽然已经对外承诺,但具体操作细节仍在商榷,加入捐到了他的腾讯基金会呢?这里面太多逻辑,我并不敢妄言..当时强哥在深圳独资出资2000万成立乐分期,而后卖给自己公司。现在京东金融确实火,相信刘强东非常满意他这个布局。
︳利用商业逻辑 ︳
(3)
我进包年网工作的时候,团购之风刚刚在我们国家兴起。包年CEO汤志能在我们见第一面的时候就非常有亲近感。我是面试进去的,当天和我竞争同一职位的还有从武汉飞过来面试的武汉大学毕业生和广州中山大学的毕业生。每人背了厚厚一摞奖章和证书。我就拿着一个笔记本电脑,把资料都输入进去(我应该是国内最早用电子简历应聘的那批人),当时群面,独面都有,当天并未敲定人选,而是让我们三个都回去等消息,当晚CEO给我发了一封邮件(我相信我们三个收到的是同一封),问我“你觉得包年的将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包年的模式需要改变么?”
我回复这封邮件用了四个多小时的时间,概括来讲就是“包年那阵风还未从国外吹进来,目前定位好产品,培养好团队,包年的模式也不会单一,例如私人订制等也可以作为卖点”
第二天我们三个又被叫来专门开会,讨论的议题无非是昨晚那邮件我们的回复
过程极其痛苦,类似与答辩或者辩论赛
其他两位从实物产品入手,谈目前的产品和他们挑选出来的产品按月订购模式的做法(名牌毕业生的点比较务实),我从服务入手,虚拟的产品,大谈我对私人订制模式的理解和融入到包年里的应用。我当时认为,团购刚刚兴起,目前只指向电影票和打折类消费,面还很窄,完全可以把包年的概念引入,并且把产品扩宽,例如传统的按月订购是我一次性买一年的袜子,按照季节或者月份发放,那我不要这样,我只定数量质量和价格,款式顾客来定,什么时候发货顾客来定,定一个月的量还是一年三年的量也是顾客来定;而产品,不要只看那些可以按月定的东西,例如白云山门票,我去更他们谈,包年票800块钱一张,你看白云山管理局愿不愿意,一次十块,白云山脚下大巴老年人一周去四次,能省一半钱,白云山也有稳定而且是一次性收入;再例如我公司附近的饭店,我也买年票和私人订制,什么都可谈,反正就是我经常去你那里吃,你给我优惠,双方都获利。大概就这样吧,我当天就拿到了offer..
两年后《私人订制》作为一部电影来打造,后来包年至今未采用我的意见,产品也未有更改,至于现在,毕竟老东家 我也不好说什么。
︳储存商业逻辑 ︳
(4)
商业逻辑不是脑洞大开,脑洞是无规律的,逻辑是有矩可寻的,它能让你规避风险,赚得财富。
我刚入股市的时候无非是整日看一些名人的评论,他们说 哇 明天要涨,结果可能涨了,也可能大跌,但总有人是经常对的。后来我跟一个很知名的公务员培训结构老师(也是微博签约自媒体,经济素养创课人)吃一顿午饭,我问他股票知识到底是不是死的?中外期货市场名著中有那么多技术分析技巧,到底是否可信?他说我怎么知道,你让我去评论一些伟大的论证和著作,我不够资格,我用我的方法,正确率在7成,这个概率应该没几个人有吧。那顿饭我受益匪浅,回去研究了一些国内外的著作(国内推荐花荣),一直到现在现在为止,仍然经常阅读这方面的书籍。我带着一群朋友炒股,朋友圈分享的股票干货也都深活好评。商业逻辑是学不到的,但像能量一样可以储存,储存到了,关键时刻随时可以拿出来用..
任何的商业逻辑都跟这个人平常的商业知识积累和商业素养有关,就像我们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知识理论,可能用的时候并不按部就班或者压根用不上,但在思考的时候绝对大放光辉。如同我们吃的排骨、吃的米饭,吃的水果,我们并不觉得营养都利用了,也可能看不出它们除了填饱肚子外发挥的作用,但其实它们都变为养分融入到了我们的每一寸血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