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在香港的侄女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外出工作了。时不时与她聊天,她也分享一些自己这些日子里的日常。
我问她:每天在家干嘛呢?
她回答:看书、画画;买菜做饭;出门闲逛,看天、看地、看花草(香港虽然疫情严重,但没有限制人员外出)。
昨天与她聊天,她告诉我:最近我又重新修改了遗嘱。她说:自己养成这样的习惯已经很多年了。
十多年前,因为她的父母在内地,身体不好,自己也常常往返于两地之间。每次离开香港,她都要给儿子留一封信,信中会告诉儿子平常他不知道的事情,而每次的这封信,她都把它当成留给儿子的遗嘱,从儿子二、三岁开始,一直到现在长大成人,从未间断过。
她说:世间无常之事常有,我想尽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家人能够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爱,即便是自己因特殊原因离开了他们,也不至于把一头雾水留给最亲的人。
一个女人,在自己很年轻的时候,就能够勇敢地面对无常,并且为这些难以预料的无常做最好的准备,这是一种过人的勇气,也是一种大的智慧。
最近读了一本书《善终守护师》,作者是日本的柴田久美子,她是一个专门做临终关怀的人,叫善终守护师。
作者在从事这个职业,守护无数人抵达生命归途的过程中,诠释着自己对于幸福二字的理解。
她说,什么是幸福呢?
第一,是有梦想,给家庭、子孙、社会留下过自己曾经为梦想而努力过的足迹。
第二,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有人陪伴而不孤单。
第三,是有自己作决定的自由。
生而为人,我们一直追求自己的人生可以自己做主,但当我们真正体会过人生之后,才知道自由选择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出生不是自己选择,学习、工作、生活,看似很自由,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被迫选择的。
真正经历过酸甜苦辣,才知道人生并没有绝对的自由意志,也许对于每个人来说,追求自由就是一生之中难以跨越的鸿沟。
有些自由是不可能自己选择,而有些自由则是自己的认知限制了自己的选择。
如我们都不愿提及死亡,不愿在平安、健康、年轻的时候去思考另一个世界的话题,面对亲人的离去,只有悲痛欲绝,更不会去面对无常也许随时可能降临自己这样的话题。
虽然死亡是沉重的话题,我们都不愿意提及,但回避永远不可能让这个话题消失。
如果我们把死亡视作是生命的对立面,那么永远都不会去接纳它。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去看待死亡,能够把死亡视作生命的一部分,人的一生就是从呱呱坠地到停止呼吸的完整过程,死亡是上一段生命的结束,也是第二段生命的开始,那么,我们是不是更容易接纳死亡呢?
侄女说,她不怕死亡,死亡就是陪一些人走完了这一遭,又该陪其他人去走另一遭了,在这一遭结束的时候,一定要走得明明白白。所以,在自己还能为自己作主的时候,提前为自己的离开做好准备,才不至于来去匆匆,把遗憾留给最亲的人。
特蕾莎修女曾经有一段话:爱,才是活着的意义。即使人生有99%的不幸,若能获得人生最后那1%的幸福,这样的人生就算是幸福的。
或许对于我们来说,如果能够提前作好离开的准备,走得从从容容,坦坦荡荡,一定是与亲人间最好的告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