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以“孝”为“仁”之本。
墨子说: “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孝”与“忠”是一体的,“孝”被墨子松掉,“忠”也谈不上了,就无法“克己复礼”,无法恢复宗族的奴隶制轨范。
墨子的积极主张,在于兼爱,兼爱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三:
一,兼相爱,交相利。
二,赏贤罚暴,勿有亲戚弟兄之所阿。
三,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墨子认为孔子的“仁”,没有新意,是“以水救水,以火救火”,救不出名堂来的。
孔子的宿命论不是宇宙观上的宿命,他在世界观、人生观上的宿命是伪宿命论,目的是为帝王提供麻痹奴隶们的自强,永远受愚民教育。这就使墨子的“非攻”、“兼爱”、“交利”的学说大受阻碍,墨子又创“非命”。
当时孔墨之争是剧烈的。可悲的是,从汉朝开始,儒家一直是中国帝王的参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墨家,却是从来没有哪一朝的皇家用来做治国纲领。如果两千年来中国取墨子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赛先生和德先生不用外国进口,早就大量出口。墨子思想就是科学、民主、平等、博爱的先驱。
这是中国的悲剧。
![](https://img.haomeiwen.com/i25054885/08c06f37741460e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