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18-03-07 09:01 被阅读7次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①梗犹泛,故园芜已平②。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释

①薄宦:官职卑微。

②芜已平:荒芜到了杂草丛生、无路可走的地步。

名家点评

此诗借蝉以喻己之清高廉洁,在《诗》为兴体。(喻守真)

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周振甫)

赏析

诗中李商隐借蝉来自喻,以示自己的高洁。全诗前半部分咏物起兴,后半部分直抒胸臆。诗人抓住蝉的特点,情思层层深入,抒发对身世坎坷的感叹。此诗更是被清代词人朱彝尊赞为“传神空际,超超玄著”,誉为“咏物最上乘”。

诗题为“蝉”,全诗即以闻蝉鸣起兴:蝉在高树上风餐露宿而“难饱”,不管它是自命清高也好,还是含恨哀鸣也罢,都是徒劳,它始终难以摆脱“难饱”的困窘。蝉的鸣声待到五更天亮时分,已趋于断绝,稀疏难闻,但蝉鸣的“疏欲断”没有引来同情,这一树的叶子依旧那么碧绿,全然不为所动。诗人认为自己官职卑微,流转于各地,如同在大河中四处漂流的梗枝。浮萍般的生活令诗人倍觉思乡,但是家乡田园已布满杂草,他已经没有可落脚的地方了。蝉的“难饱”与诗人的“举家清”是如此相像。蝉鸣声声提醒诗人他不过是一介“薄宦”,因此他更有归乡之意。

此首《蝉》是李商隐的咏物佳作,诗人将人、蝉对比,借蝉鸣声来警示自己梗枝漂流、故园难归的悲惨境地,表明了对自身壮志难酬的哀伤与忧虑。

相关文章

  •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①梗犹泛,故园芜已平②。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

  • 蝉(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 李商隐与他的《蝉》《风雨》

    《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荒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

  • 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

  • 唐诗打卡(134)蝉是主角人乱意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中国诗歌集EAQⅡ蝉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晨间日记

    阴天,微风。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梳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己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大唐同题诗PK之咏蝉

    一 《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 随世态而叹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在古代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gd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