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孤单。
我一直以为,我们这一代人最美好的时光是在我们的中学时期,那一个十几岁的我们,刚刚学会用黑白屏手机发短信,刚刚觉得用MP3听歌很帅很酷,刚刚知道QQ是什么……但是我们不会无聊、不会空虚、不会寂寞。我们有很多作业,我们有偷偷地仰望过一个人,我们有一大班同学嘻嘻哈哈地一起成长,我们一起上课下课做操吃饭上自习打球郊游开运动会排演节目,或哭或笑或疯或恼,我们有一整个天空的灿烂阳光。
但是,当进入大学或者走进社会,我突然发现,怎么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呢?一个人吃饭、睡觉、走走停停……
曾经知心得无话不谈的同桌,曾经搞笑调皮捣蛋的前后桌,曾经一本正经而又笑料百出的语文老师,曾经矮矮胖胖又拼命装作严厉的数学老师,曾经那个大大咧咧的笑容憨厚的篮球队队长,曾经那个成绩很好爱穿裙子的文静女生……他们都去哪里了?
那些十几岁的单纯而聪慧,开心而忧伤的我们都去哪里了呢?
他们连同那栋老旧的教学楼,连同那一套明亮的蓝白色校服,一起在时光中消失了……
幸好,我们还有书。
一页页书纸,密密麻麻的文字像是咒语的密码,为我们打开了一条时光隧道,通向我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记得,看完八月长安的《最好的我们》是大三一个燥热的六月的午后,南方的夏天总是货真价实的烈日炎炎,从图书馆二楼的大窗子看出去,满眼是油亮的绿色,没有风,很静。我心里一片安宁和美好,耿耿和余淮长大后在一起了,他们都珍藏着关于那一段最好时光的记忆,真好。
我喜欢耿耿,一个卑微地努力着的高中女生,她拥有着十几岁女孩独有的灵性,时而自卑时而骄傲时而沉默时而狡黠,她是那么的真实,真实到使人怀疑那似乎就是我们自己。
我也熟悉余淮,那个无论是哪一所中学哪一个年级哪一个班都会虎虎生气地存在着的男生,那一个一笑起来仿佛就全天下都布满了阳光的神一般的人物。
他们就是我们,一如现在外面被“黑色六月”折磨得死去活来的中学生们,我们都曾经如此真实地存在着。
我知道,耿耿和余淮是有象征意义的。
耿耿于怀。是啊。
只要有一个耿耿,生活中就会有一个余淮。
十几岁的我们谁不曾仰着脸如仰望太阳一样仰望过一个全身充满光芒的人?
中学的时候,总会有那么几个光芒万丈的人,他们或是那几个总是占领着年级前几名同时又是每次竞赛的获奖者,或者是那些球打得很好、歌唱的很好、舞跳得很好、琴弹得好,会有许许多多人围着他们鼓掌欢呼的人。或者兼而有之。那些美丽的人,他们就像王子和公主,老师们喜欢他们,同学他们崇拜他们,连穿一样的校服他们都能穿出高贵的气质的那些人。
我初中时,曾经和同桌每天中午吃完饭坐在篮球场上看一群男生打篮球。有一个应该是比我们大一届的男生很厉害,只要他在,他所在的队肯定能赢,三分球唰唰地进,带球、突破、转身、射篮、进球,进了球后都会很帅地握拳,第一个跑回去防守。我们两个毫不起眼的女生坐在台阶上着迷地看,我觉得那时那个师兄的光芒是正午的阳光都不能掩盖的。后面当然也会去打听他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星座是什么;再后来,他毕业了,我毕业了;再后来,没有了。虽然现在我连他的样子、姓名都忘了,见到面也应该认不出来了,但是至今我仍记得那个师兄一身白色的球衣,高高的个子,手腕上套着黑色的护腕,抬起手擦额头上的汗水的样子,一个个动作像慢镜头一样在我的青春岁月中循环回放。
那时年级中还有一个男生特别有才气,好像是因为姓江而被人戏称“江南才子”。这样优秀的人,要是是个矮个子、相貌普通或者性格怪癖,那也就算了,可是他偏偏唇红齿白,清秀挺拔,笑容温和,戴着黑框眼镜,更显得风度翩翩,儒雅得让人想到徐志摩。他就是那种经常代表学校参加作文比赛获得国家级奖项的人,名字常常写作红榜上,还是什么少年作家协会的。记得我曾与他一起参加过一个演讲比赛,下面坐在黑压压的人,我吓得手脚发冷,头脑空白,不断念念有词地背讲稿,而他坐在一旁气定神闲地看书。到了他上台,感觉世界都是他的,一脸自信地俯视着观众,从容不迫而又掷地有声,嗓音很好听,微笑很温暖。那一刻,我在后台看着他的背影,我就知道,我永远也学不了他,他就是那种叫神的东西。每次考完试,语文老师都会把他的作文当范文给我们讲,班上的女生口中在骂“男生数学学得好就算啦,连作文也要几乎拿满分,变态的!”可是,当这一位文质彬彬的才子翩翩地走过我们教室窗口时,无数女生不是都会脸红心跳地低着头有偷偷用眼光去追随着他吗?
那些是我们曾卑微地仰望着的人们啊。即使现在不知道他们正在哪里、在做着什么,或许他们现在只是朝九晚五兢兢业业的小职员,平凡得再不能平凡的芸芸众生。但是,在我们的中学岁月中,他们就永远是那个王子,或者公主,他们永远举手投足、一笑一颦中都那么迷人,那样散发着永恒的光芒。
八月长安说,
“十七岁看起来如此美好,那里会有一个清俊优秀的白衣少年,会有真挚的友情,洒脱的生活,甚至是那种不得不割舍的朦胧爱情和为考试叫苦不迭的烦恼……”
谢谢《最好的我们》,把我带回去了那一段澄澈明净的年少时光。
我无比思念着那时的我,那时的人,那时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