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八佾第三(3.5)

八佾第三(3.5)

作者: 进德修业带你学经典 | 来源:发表于2019-08-02 13:37 被阅读0次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注释:

夷狄:没有礼乐教化的民族,当时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如:像。

诸夏:对中国的泛称,包括华夏的各诸侯国。

亡:通“无”。

翻译:孔子说:那些四方的夷狄尚且有君主,不像中国的各诸侯国没有君主。

解释:这段话是孔子针对当时天下礼崩乐坏的一种感慨。

像那些未开化的蛮夷之人,尚且知道尊重君主,为人臣的不敢擅自专权,不像中国的这些诸侯国,大夫掌权,君主只是名义上的国君,而无君主的实权,充其量就是个傀儡而已。

孔子一直主张政者,正也。对于国家的治理,首先得正名分,名不正则言不顺。一个大夫怎么可以把持国家朝政呢?这是在扰乱国家的根基。

八佾第三(3.5)

相关文章

  • 八佾第三(3.5)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注释: 夷狄:没有礼乐教化的民族,当时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如:...

  • 《论语》随记十七:伸出手臂,挡一挡历史的车轮

    八佾第三(3.5-3.6)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也,不如诸夏之无也。 译文:孔子说:那些蛮夷国家虽然有君王,但...

  • 读《论语》第三章:八佾篇〈3.5〉

    读《论语》第三章:八佾篇〈3.5〉 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wú也。” 傅佩荣译文: 孔...

  • 2018-02-12

    什么样的人会叛变? 原文: 《八佾第三》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是天子才...

  • 《论语》:八佾篇第三

    《论语》:八佾篇第三 【本篇引语】《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

  • 生活需要仪式感

    《论语·八佾》是儒家典籍《论语》的第三篇。《八佾》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

  • 《论语》2018年10月10日

    《论语》:八佾篇第三 【本篇引语】《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

  • 八佾第三3.1/3.2/3.3/3.4/3.5/3.6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八佾第三 3.1 孔子谓季...

  • 读《论语》(九)

    2020年2月18日 2020年勇气读书会打卡第50天 阅读书籍:《论语》 第三篇:论语八佾 【本篇引语】 《八佾...

  • 读《论语》(十)

    2020年2月24日 2020年勇气读书会打卡第56天 阅读书籍:《论语》 第三篇:论语八佾 【本篇引语】 《八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八佾第三(3.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ll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