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给研究生上《工程伦理》课中有一章节是“职业伦理”的部分,我顺便做了一个职业小调查,看看这些研究生一年级的同学们心里的理想职业是什么,结果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约一半的同学说希望当老师或者是公务员。给出的理由是:工作压力小、假期多,待遇稳定。业余时间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还有少部分同学直接给出了理想职业的条件:工作强度低,不加班,待遇高。
真实情况是:我身边的高校年轻教师,基本上没有寒暑假和周末,甚至每天晚上都在实验室工作。
每年的寒假是国家基金申报的前夕,是所有没有获得基金资助的教师最奋笔疾书的日子。所有的暑假是最好的做实验写论文的时间,因为这时候没有教学和会议的打扰,有大块的时间做课题,写报告,以及备课。
所以教师行业里有句玩笑话:自由工作时间的意思是你可以随时上班,没有人有权拒绝你的持续工作。
我认识的中小学老师,如果是班主任,每天工作都超过十二小时。普通的任课老师,也需要应对教学和各种行政考核任务。
我在抱怨辛苦吗?非也。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没有人选择做无好处的事情。所有的工作都有压力,同时,所有的工作都有乐趣。教师,天然处在影响人的位置上,天然的被年轻人看见、学习,不经意的被模仿。如果能够改变和启发学生,成就感是巨大的。
今天是上海交通大学组织的国际教学学术年会的第一天,海内外的教学专家云集,全国数千位热爱教学的教师在云端相聚,分享教学中的收获、感悟、经验、教训。
这次会议上,我第一次听说了“教育领导力”这个词,第一次听到有关“教学学术”在国际上其它高校的发展过程,看到有的教师因为卓越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有收获,有感动,有成长。
这个教师就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宋晓冰老师。
上海交通大学宋晓冰宋老师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在社会上工作六年后,回到上海交通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他因为工程实践的背景比较强,发现学校教育和社会实际需求存在巨大的鸿沟。于是进行实践性教学的探索和改革。先后十二次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结构设计大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被授予“突出贡献奖”。也被交大评为“首届卓越教师”。
中国工程类学生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宋老师在十年的教学实践、摸索、迭代和改进中,始终遵循一个理念:传授会被忘记,展示可能会被记住,只有启发才能被理解。
宋老师从他老师那里得到的忠告宋老师谦虚低调,声音柔和,表达清晰连贯,讲故事一般的娓娓道来。除了主持人的介绍,他没有一句话讲“我有多牛”,讲的全部是“学生做了什么”,“学生的进步是什么”,“学生的反馈是什么”,“课程组老师”的工作是什么,贡献有哪些。
他的ppt美观,大气,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图文配合恰当,让人赏心悦目。
他有关教学的体会和反思深入有力,尤其是从“演员”到“导演”的角色转变这段描述,给我很多思考。
宋老师的课程因为内容的需要,会安排每周6个小时的集中授课,经过教务处允许,安排在周五晚上18:00-24:00。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奋战6个小时,做出一个模型。上课之前老师要做大量的内容设计、材料准备、小组分配、评价设计等工作。课后,学生还会提出新的问题,老师也会给予指导。
所以,在分享结束之后,一位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是许多高校老师的困惑:“在目前的科研成果导向的评价体系下,您花了这么多时间进行教学研究,投入教学改革和实践,必然会影响科研的时间投入,当然会影响到职称晋升。对此,您心里有过纠结吗?是如何说服自己去达到平衡的呢?还有,您是怎么得到学校的支持的呢?”
宋老师淡淡一笑,说:“教学是热情所在,没有觉得是负担。相反,在教学过程中,也收获到很多思考,会翻过来促进科研的投入。一开始我们没有得到支持,是做了五六年,积累了一些教学成果之后,学校给予了我们很多支持,包括课程时间的设置。而且,和学生在一起,会觉得自己很年轻。”
在我看来,宋老师的回答是这样的逻辑:我做这件事是我因为我想做这件事,不是因为你要求我做这件事。
回到今天有关职业的问题,从外行看,宋老师的工作真的是很辛苦:每天要做科研,要备课,要上课,要总结,要带学生参加比赛(一年大约有5个月都有比赛),还要当评委等等。还不算日常的各种会议、填表等。
而且,每学期有八周,每周有一次课要上到晚上十二点,这是多么不利于身体健康呀。
活肯定不少,大学老师的收入应该没有他做工程项目赚的多,离家可能近,但是一年许多次的比赛应该出差的时间也很多。
那他图什么呢?
我想每一个老师都像他一样,图工作有价值,有意义,对学生成长有贡献。
我深刻的认同,因为我也享受学生给我的类似反馈。
记录下这些反馈,让自己经常保持动力,保持能量,在外在评价和内在评价不一致的时候,有更多力量做下去。
没有什么工作会活少钱多离家近,如果有,也不一定是好事,就比如当年的高速路口收费站的工作人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工作中找到价值,工作中找到意义,就是最大的回报。
今日互动话题:
你最喜欢自己工作中的哪一点呢?给你的最大回报是什么呢?
个人微信号:pearlcoach,暗号“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