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并不等于不说话,只是选择在一定场合下不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权利即话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成为了这样的一类人,这些人就是沉默的大多数。
时代中最早的沉默者
对于沉默,并不是简单的指不说话。人,生来就有说话的自由,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这是由于在国家机器所代表的意识形态束缚下,很多人失去了说话的权利。
这样的时代有很多,放眼中国历史漫漫长河,就数“文革”特殊时期最为明显。在这个时代下,很多人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红五类”或者“黑五类”,红五类高高在上,拥有着话语权;而黑五类却被任意的诋毁和侮辱,丧失任何话语权。
“万人对敌斗争大会”上被批斗的母子/来自视觉中国那个时代下,最惨的应该就是以“知识分子”自居的读书人,无一例外的被批斗和被教育,现在很多落后地区所流传的“读书无用论”。据考究,就是来自于这个特殊时代后的“文化后遗症”。
除了这些被动放弃话语权和被强加赋予话语权的人们,其实在那个时代下,还有一小撮自愿放弃话语权的人们,其中以王小波为其代表。
王小波,可谓是一位奇才。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之后经历了“文革”和三年自然灾害,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得硕士学位后归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职写作。
王小波/来自必应一提到“王小波”这个名字,人们的第一反应不再是“北宋揭竿子的那位”,而是他,一位作家。爱之者甘之如饴,厌之者摇头不已。
王小波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下选择沉默,是有他的理由的。因为在那个时代下,拥有话语权已经成为了一种权利的象征,就像福柯先生所讲的那样:话语即权利。
可以选择拥有话语权,就那样高高在上,说着一些自己都不理解的话,就那样自圆其说。同时,还需要加入一些话语的“圈子”,在这些圈子里,大家都说着同样的话,就像大家都拥有着同样的思想一样。就像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所写的那样:
进了这个圈子,就要说那种话,甚至要以那种话来思考,我觉得不够有意思。
这些圈子里,大家都说着一些信不过的话语,只要经过简单推敲,就可以被证伪。但是可惜的是,在当时,很少会有人会这样做,或者换种形式说,很少人敢那样做。因此,无论是“亩产三十万斤粮食”还是“大炼钢铁”,都更像是一座声名狼藉的疯人院。
安徽日报大炼钢铁/来自视觉中国现在想想,当时一亩是不是产出了三十万斤粮食并不清楚,但是后人知道的是,之后出现的“大公社运动”间接导致了三年灾害的发生,饿死了成千上万人;小高炉是不是炼出了钢铁并不清楚,但是知道的是,由于大炼钢铁,使我国的钢铁工业落后了几十年。
当时的中国,和其他很多国家都处于第三世界,于是天底下有将近三分之二的苦难人需要被救赎。就在王小波所经历的那个年代下,经常听拥有话语权的人们说“我们这一代,生于一个神圣的年代,多么幸福,而且肩负着解放天下三分之二受苦人的神圣使命,巴拉巴拉巴拉”,人们其实很爱听这样的话,就像现在的鸡汤文一样让人们充满力量,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有然后了。
因此,就像王小波所说的那样,
与其大呼小叫说要去解放他们,让人家苦等;倒不如一声不吭,忽然有一天把他们解放了,给他们一个意外惊喜不是更好。
就这样,有很多像王小波一样的人聚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小撮“命运共同体”。虽然这些人保持沉默的理由各不相同,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机会说话;还有些人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拥有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王小波就属于这一类人。
于是,就这一小撮人组成了在那个时代下。代表着理智、特立独行、“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一类人,而他们叫做:沉默的大多数。
说话比沉默更加可怕?
随着1978年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中渐渐的、更多的人愿意说话、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一点现在看来是合乎逻辑的。改革开放,开放的不止是闭关锁国的国家体制和停滞不前的经济活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把人们从禁锢思想的泥潭中拉出来,鼓励拥有自由意志和个人特点。
最为鲜明的例子就是人们的着装。先来看两幅图:
“文革”中,统一的黑灰兰三色服装/来自必应“文革”时期,走到街上,基本上都被黑灰兰三色占据。在当时,着装方面就可以反映整个社会是被奇怪的意识形态所控制,那么,思想的僵化可想而知。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在着装方面就改变的了许多,愿意穿着一些个性化的服装和饰品,所代表的就是思想上的解放。
1985年夏,80年代中期,北京街头穿裙子的女青年/来自视觉中国但是,思想开放了,进步了,让更多的人拥有话语权,可以在何时何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言论,真的好吗?
王小波最大的幸运,应该在于他活在一个公共知识分子尚未被污名化的时代。他认为,很多人批评中国人重视沉默不语,而他的亲身经历表明,说话比沉默更加可怕。
这是因为,“有时候我们被逼听很多话,也被逼着说很多话”。但王小波并没有想到,在他谢世之后,在全球互联网时代下,中国很多网民并非像“文革”中那样被逼着表态,而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点踊跃自主发言,甚至在广场上发出最大声的叫喊。
这不仅意味着话语权利的普遍分享,也意味着话语暴力的大面积滋生。很多网民还没有来得及掌握人类普遍价值观,也尚未学会理性对待不同意见,便只能被威权所操控,盲目说话,甚至用污言秽语来问候他人及其家人,一般这些话都是与“洗澡”的“澡”字为开头。
而这些人,由于在网络环境中出现最为频繁。因此,现在有一个专属名词来称呼他们:键盘侠
papi酱所演绎的“键盘侠”/来自必应为什么这些人可以在网络的大环境下,无所顾忌的畅所欲言,只要看不惯谁,就把这个人连同这个人的祖宗全部问候一遍。
因为,在网络中,话语的分量太小了,而且并不用为自己的话语去负任何责任。已然不再是“文革”中的那样“在公共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底下则是妙语连珠”。现在看来,后者反映的更是一种对别人的尊重。
现在想到王小波曾经把说话的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圣贤的话语,这些话是自愿的捐献;另一极是沉默的话语,这些话是强征来的税金。无论是自愿的捐献,还是强征的税金,在那些说话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税吏。
但是放眼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些“键盘侠”的心中,这个税吏已经死去,所剩下的只是黝黑的深渊。
这个时代下的四种声音
互联网经济和全球化,给全球各个国家都带去了文化交流、经济互惠和各国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这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中国。
中国,在这波时代浪潮中迎风波浪,不仅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还在政治、文化、军事各方面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正在慢慢改变着世界的格局。
2017年12月6日,航拍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全自动化码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 ”/来自视觉中国在这个好时代下,中国社会呈现出四种不同的声音,而这四种声音所代表的就是处于四个不同阶层的人们。
第一种声音,代表着政府的公信力。这个声音,与其说是国家赋予的,还不如说是人民给予的,所代表的本应该是人们对于政府的信任。但是,这几年,这个声音公众渐渐并不想去听到,或者并不信任这个声音说了什么。
最初,每当社会中发生什么重大的,或者敏感的事件,就把一些文章、评论都变成了404,人们就会觉得你心虚。
然后,你直接把一些人的嘴巴堵上,人们就会觉得这个事情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了。
最后等你开口的时候,人们就会拿着放大镜对你的话进行分析,一旦发现有逻辑上的出入或者信息上的漏洞,就会引发铺天盖地的质疑。如果这个时候,你还高高在上,那这个事情就彻底黑化了,没有人再会去相信你所说的话语。就这样,政府所代表的公信力声音掉入了“塔西陀陷阱”。(塔西陀陷阱指的是,当一个政府或者组织失去公信力的时候,无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都会被公众认为是在撒谎。)
塔西陀陷阱/来自必应第二种声音所代表的人们就是拥有话语权的媒体、自媒体或者媒体大V,公众号等等。然而这群人之中还存在两个派别,理性派和节奏派,区分这两派的分界线就是道德底线。
理性派,是将自己看到、了解到的信息结合事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推理,然后发出自己声音的一群人;而相反的一面,节奏派,就是一群只要看到哪里有热点,就会一拥而上的人们。举个很恰当的例子,就像苍蝇看到了它们喜欢的东西的那种喜悦。然后不顾三七二十一,恶意编造事实,带动节奏,混淆视听。
这种声音,不仅影响着以下的两种声音的走向,而且还会影响政府的价值判断。理性派很多时候则会被政府和谐掉;可笑的是,节奏派反而很大可能会绑架法律,虽然有时会使结果走向好的一面,但是也有走偏的时候。
舆论绑架法律/来自必应第三种声音所代表的人们,就是被铺天盖地的信息轰炸的公众,他们每天面对着海量的信息,在面对一些事件的时候,并不知道选择哪一条信息是真的或者假的,最后就会像“墙边草”一样倒向被关注最多的信息端。宁愿被带节奏,也不愿意走出来,这才是最为可悲的。
其实,公众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可以被理解的。因为,首先在遇到一些事件之后,公众会等待政府发出拥有公信力的声音,但是在久而久之的失望之后,公众选择放弃听取政府的声音,转而去观望各种媒体的声音,只要哪种声音被很多的人相信,就会有更多的人去相信。在这个基础下,各种没有道德底线、乱带节奏、混淆视听的营销号才能存活。
第四种声音所代表的人群,其实并没有发出声音的权利,他们就是这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这些人没有表达自己话语的权利,只是被媒体利用,所以说这些人可以称为:话语权下被消费的“牺牲品”。
王小波对于弱势群体的定义是这样的:
2017年11月19日,济南,“地瓜爷爷”今年64岁,他双手残疾,每天靠卖烤红薯赚钱糊口/来自视觉中国这些人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社会中的很多人以为他们并不存在或者很遥远,遥远的感觉并没有存在过一样。
其实,这四种声音在最近发生的“红黄蓝”事件中都出现过:
政府的通告代表着第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并不被公众相信;
第二种声音所代表的各种媒体的文章和言论四处扩散,被持各种立场的人所接受;
无知的公众所反映的第三种声音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
最后一种声音,在此事件中就代表着受害孩子和他们的家人,他们并没有机会去发表自己的话语,只是一味的被全社会消费。
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沉默,选择做沉默的大多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和心中的平静。
结语
其实,这篇文章算是对《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的书评吧,不知不觉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有两个。
首先最近我在阅读这本书,如果说阅读不贴切的话,可以说是在死磕这本书;
第二,最近真的发生了很多不美好的事情,在这个社会中,发生不美好的事情应该算是正常的,因为这个世界就是不那么友好的,但是让我气愤的是,政府的公信力可以低到如此的没有价值,低到为了让事件谈出人们的视线而放弃宝贵的公信力。
久而久之,看着社会中发生的这些事和听到上述四种声音的发声,越来越对王小波这个人有着深刻的理解,理解他为什么愿意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了解王小波的人应该都有这种感觉吧,这个人率真,但是并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很好的接地气。文字中时常有种痞子气,却能打动人心,这应该是这个人的魅力所在吧。
如果说王小波是个愤青,我觉得一点没错,因为在他的文字中可以看到充满了对现实世界的嘲弄和讽刺。其实,做一个愤青没有什么不好的,这个世界已经变得麻木,公众中很多人看到一些事或者听到一些事,习惯了麻木去对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时候如果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几句刺痛的话,也是件好事。
有时,选择沉默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沉默塑造了很多懦弱的人,在面对抉择的时候,犹豫不决;或者在一些重大事件面前,无动于衷。但是,沉默并不是没有力量的,就像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扉页上写的那样:
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但是,在关键时刻,也要有挺身而出的勇气。
既然我选择拿起这杆笔,就没有准备放下!
祝,冬安!
参考资料:《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
声明:本文为作者本人原创文章,版权所属作者个人所有,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需转载、合作,请联系作者:Fly Levine,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