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的618大促18天完成1100亿,天猫打出“理想生活”的口号,网易、唯品会也不甘示弱吹响折价的号角。新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俨然成了让剁手党们狂欢的最佳理由。回看最近两年的零售市场,五年前淘宝客们热衷的“大路货”已经不吃香了,性价比不那么高的轻奢品牌成为大众的新宠。但今天我想讨论一下生活态度的话题,也就是题目中的低欲望生活与消费升级。
采药人说剧毒之物,五步内必有其克星。不妨把目光投向东海湾对面的岛国。管理学大师大前研一在新作《低欲望社会》中这样描述日本的近况:当汽车收费亭中常常收到1000日元以下的硬币和褶皱的纸钞时,大众的生活质量都每况日下。无论经济数据上日经指数如何高涨,事实是普通民众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了。人口减少、遗产税和所得税连年递增,都促使普通人朝着低欲望的生活模式靠拢。
日本社会发达的便利店和交通网络,让工资微薄的非正式员工即使只依靠平庸的工作也可以生活下去。这就意味着“人人均贫”的时代已然来临。安倍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非但没能让普通人把钱花出去,反而让更多人开始捂紧口袋为明天打算。利率只有2%的车贷和房贷最长可达50年的刺激,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间只掀起很小的波澜,大部分则是抱着不结婚、不生子、不买房的观念实施低欲望的生活。
在一个人均GDP达到4万美元的国家,本不该是如此低水平的消费规模。这种理性到甚至有些可怕的生活方式是现代社会不曾有过的,即便放到经济不发达的100年前,也是不可想象的。
说回国内。在互联网金融的助推下,白条、分期付款、信用卡成为年轻人的剁手神器。从电商节节高升的销售数据看来,以手机、平板为代表的3C产品成为销售板块的领头羊。整体市场牛气十足,和日本国内寡淡的大众消费欲形成极大反差。曾几何时,80年代末的日本人也满世界买奢侈品,大型集团开始疯狂的跨国并购。当股市的泡沫出尽后,却遗留了长长的20年萧条的尾巴。
急浪后的低谷,在经济学上是有效市场的自我调整,当属正常。大前研一先生把日本的人口负出生率当作社会主要问题时也坦言,经济不景气和人口自然出生率的关系是山水相连,不可隔断。中国现在有没有在面临人口问题?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总人口超过13.6亿,其中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超过2.1亿,占总人口的15.5%。另外一组数据是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80后人口的总数应是2.28 亿,90 后1.74 亿,00 后1.47亿。自80后出生潮后生育率显著下降,同时作为目前生育主力的80、90后们的生养欲望也在下降。也就是说,中国正在面临“低生育率陷阱”。
即便目前庞大的人口基数仍在维持高速发展的动能,但GDP火车头已经在拐点回落的过程中。不得不说,捂紧钱袋的节流策略更符合当前的经济预期。常言道由俭入奢易,从奢返俭难。高负债并不能在未来得到高报酬,这一点从企业们纷纷由重资产模式转型轻资产的趋势中可以得到论证。社会陷入“低欲望时代”是管理者最不愿面对的局面,这就意味着需要从外部引入有消费能力的人来刺激消费,同时把人才引入国内进行产业升级。我们也就看到了泰国的养老产业模式,通过专业的疗养院把有钱的外国人吸引过来安度晚年;也可以看到荷兰通过汇聚农业企业和人才打造的精细农业产业,成功转型为全球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简单说来,社会当然期望大众积极消费,但这样品质消费升级如果代价是伤害你未来的现金流,紧张的只会是你,不是吗?毕竟,拿今天的钱去赌一个高收入的未来,还是一个高风险的操作。
秋名山上路人稀,不见当年老司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