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社区运营,我有这样一个方法的清单:
1. 外部压力越大的群体,内聚性越强,就更容易形成社区。
很多人会选择大众社区,认为市场前景很大,其实未必。大众不理解的垂直群体,更有可能成长为更大的社区,在这个社区中感受到温暖和认同感。例如新氧、二次元社区 bilibili、同性恋社区 Blued 用户黏度和活跃度都很高。
2. 不需要所有人都生产内容,找到 1% 的人贡献内容,是成功的关键。
社区中的内容生产有 1:10:100 的规律,1% 用户发帖、10% 用户评论与互动、90% 用户只是内容消费者。无论用什么方式,一定要找到 1%,激励他们。
3. 良好的工具体验,能够直接降低内容生产的门槛。
比如抖音用一个模板式的视频降低了音乐短视频(MV)的生产门槛。用动态的贴纸加上系统提供的各种音乐,就很容易生成很炫酷的音乐短视频。
4. 树立标杆用户,让用户知道这个产品怎么玩。
通常一个新社区刚出来,大家都不知道怎么玩,这时如果有一些标杆用户在里面获益了,就会有很多人冲进来。
韩寒之于早期博客、姚晨之于新浪微博,都是这样的标杆用户,他们带动了一大批同类型的人,让他们感觉能够在这个社区中获益。
5. 社区氛围是社区的软实力。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行为模式受到整个平台氛围的影响,这是群体对个人的约束。知乎、豆瓣都有自己的风格,这是对持续进来的新用户树立一个行为规范,这是在运营中最需要维护的。
6. 利益的刺激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精神层面的刺激点是更值得挖掘的利益需求。
比如,很多用户的幸福感并不来自自己,而是源自「我比别人好」。所以会出现大量的人在 Instagram 上每天晒奢侈品、跑车、游艇会,大家都在骂他们炫富,但是又不自主去看。这其实就是用户的一种心理诉求。
7. 消费社区可以大张旗鼓地提供购买便利性的功能,千万不要扭扭捏捏。
商业化的关键点是想清楚自己在做的是什么类型的社区。天涯、美柚这样的社区本质上是情感论坛,用户在这里为了情感的交流和满足。
但新氧是消费社区,用户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更完善的信息,让人很便利地完成消费决策。因此新氧在这个过程中形成闭环,用户反倒非常欢迎。
8. 一个社区其实是生态系统。
有人生产内容、有人消费内容、有人传播内容,还有人谋取商业利益。这个食物链非常脆弱,一旦打破平衡整个社区就不好看了。作为运营者,一定要定义各种不同类型的用户、诉求是什么、价值是什么,怎么去搭建这个食物链的关系。
小结:
成功社区的本质,一定是强在对人性的把握。
因为你会发现,社区是一个工具型产品,里面所有的内容都是用户生产的,但这个用户为什么要生产,什么样的用户会生产,他生产这个内容能得到什么东西,所有这些其实本质上来讲都是基于对人性的理解。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人性洞察的高手,我相信你一定能做成一个特别成功的社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