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友这几天要去草原转一转,她说就想开着车,看到中意的景了,就闲庭信步地走走,让自己的身心好好放松一下,不在乎走了几个地方,不在乎征服了几座山。
我一听,这个调调也挺好,但实在不是我以往的风格,我是那种风风火火的人,走到哪,就想看遍那里的每一个角角落落,不然总感觉跑了那么远的路,落下一个景点,都是吃了大亏呢。
就像爬山,我必须得登上山顶,不然回来也是遗憾,所以就在几年前,我连续爬了五天的山,每天我站在一个我心目中崭新的山顶上,都无比的骄傲。回来却落下稍一活动多了,就左膝盖疼的毛病。
现在回忆起来,那些登山路上沿途的美景在脑海中真的所剩无几了,我像一只疲惫并带着使命一样的鸟儿,不停地飞,我那抖动的双翼上布满的全是虚荣和所谓的好胜心。
2
这几天读刘墉的文章——《迎向开阔的人生》,他带着六岁的女儿去逛博物馆,正赶上博物馆有一项活动——孩子拿着个小本子,保证找到每一个部门,且请每个部门的人为她在小本上盖个章,就可以得到一本填色书做奖品。
孩子开始疯狂地跑,直到她跑完了十几个展厅之后,五个章全部盖满,她得到了填色书。
但是回家的路上,作者才开始反思,这一下午的收获是什么呢?他们全家都好像不曾细细地看过任何一件展品,一心只想赶快找到盖章的地方。
如果换了往常,他们全家会慢慢地逛、慢慢地看,在感兴趣的展品面前读说明,站上半天,或者大人讲着,孩子慢慢地听。
可是有时候我们在一件事面前做选择的时候,往往看到它的即时利益,而忘了我们的初衷,跑到两腿发酸。或许在得到物质的那一刹那是开心和满足的,但是回头细想,却真的有些“不值”。
3
朋友是出了名的对孩子学习要求严格,孩子每天都像上紧发条的闹钟,不敢有半点松懈,知道内情的人不禁问她:“干嘛为了成绩,把孩子逼得那么紧?稍微放松一下也未尝不可啊!”
可朋友自有她的道理:“我其实并不那么在乎孩子的成绩,我其实就想让他养成一种做事认真,不服输的好品质。”
孩子一直很努力,成绩挺好,但是分数稍微少一点,她又对孩子大吼大叫,仿佛天都塌了下来。
我终于明白,她口口声声说的对孩子严格要求是为了让他养成好习惯,只是说辞,她的最终目的还是逼孩子获得高分。我也很难想象,孩子在这样高压的环境下,心理要承受多少东西。这样的孩子将来考上让人艳羡的大学,又怎样?
说白了,还是成年人的功利心在作祟。
我曾经看见一个孩子参加高考的妈妈,在写给儿子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孩子,一直见证了这几年你的努力和汗水,相对于结果,这个过程你已经胜利了。
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心态放平和,让自己能更放松地去品味生活中的美好,让自己不被尘世的各种纷扰所扰乱,能够驻足去闻一朵野花;能够静静地去品一缕清茶;能够在努力但是失败之后,仍然有份坦然,也许我们更能感受到生活真的越来越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