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捭阖 第一》
原文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释译
考察神秘的上古时期,那些古圣先贤于天地之间,在万物生发之前,观察天地间阴阳变化而生成万物的状况来对其归类和命名。圣人了解生与死的门户,并据此计算揣度万物的终始规律,使之符合世间众生对事物发生、发展等变化规律的认知,同时发现事物变化的征兆,从而懂得掌握和控制生与死的门户。所以圣人在天地之间,自古及今都是一样的“道”。
原文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释译
世上万事万物虽变化无穷,其实都是各自有所归属,如有的属阴性,有的属阳性;有的表现为阴柔,而有的则表现为阳刚;有的显示为开,有的显示为闭;有的表现出松弛的特性,也有的表现出扩张的特性。因此圣人只要专一净心掌握和控制生与死的门,便可审查事物生存发展的先后顺序。在事物发展变化中,还需要揣度和分析人的权谋和才能因素,并考校其技能和特长。
原文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释译
一般来说那些贤良、不肖,聪慧、愚钝,英勇、怯懦,仁慈、忠义的人,各自都有着个性特征上的差别。对此,可使用“捭”的策略,也可用“阖”的策略,可主动靠拢,也可适时退避,可不屑而轻贱之,也可推崇而尊贵之,这些都要按照人的个性特征和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 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的驾驭。审查并确定事情在“有”与“无”之间的转化状态,同时分析事情的虚实情况,按照并依据对方的嗜好和欲望观察和推进,从而获得对方真实的志向和意图。
原文
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 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释译
仔细分析研究对方的言论,用“捭”的策略去反对、批驳他,通过敞开式的辩论从而获得对方真实的想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查明对方真实的目的。用沉默的策略还是交流沟通的策略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对自己有利的形势。在方式上有时需采用“敞开心扉”表露“心迹”的策略,有时则需采用“沉默寡言”静心聆听的策略。采用“敞开心扉”沟通的策略是为了与对方获得共鸣,而采用“沉默聆听”的策略则是为了揣度对方的诚意。用什么策略和不用什么策略,目的都是为了揣度辨析对方的目的和意图,从而分析和确定彼此间相同和不同的认知及意见。无论最终结果是“离”还是“合”自己要有所持守保留,其次在整个过程中应先顺依对方的志意逐渐开展。
原文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释译
若采取“捭”的策略必要计划周详。若采取“阖”的策略则要十分保密。做好“周”与“密”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在细微之处,能够把细微之处处理好了就与掌握“道”相去不远了。(“谋事”贵周,行事贵蜜)
原文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释译
用“捭”的策略,是为了分析判断对方的真实情况。用“阖”的策略,是为了甄别对方的诚信而结盟。用策略时,首先要权衡轻重才能思考计策,“圣人”在这方面都是用心揣摩、思虑。如果权衡出的轻重和谋划的计策不符合客观情况,“圣人”会为此反思是什么地方自己还没有思虑到。
原文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内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释译
对于“捭”的策略,既可通过沟通交流而施展出谋划,也可借沟通交流获得自己需要的情报和信息。而“阖”的策略,既可因闭守静默而有所获取,也可因闭守静默而有所避离。“捭阖”是天地间万物生发及阴阳环转的大道。“捭阖”之道对于自然来说,即是通过不断的开合变换而推动世间万物阴、阳转换,世间四季不断的开闭转换,进而生化出万事万物。就策略而言,纵横、反出、反复、反忤等这些策略,也必定要这样来运用。
原文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矣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释译
“捭阖”是“道”的重要演绎方式,也是游说之词的主要变化方法,一定要事先预判好变化发展的情况,祸福吉凶生死大命都系在这上面。口是心的门户,而心是一个人神志的主宰。志意、喜欲、思虑、智谋,这些都由“口”这个门户出入。所以关键是把控好“捭阖”之关,并控制好语言的出入。“捭”就好比是敞开说话沟通交流,属阳性;而“阖”好比是封闭、缄默、隐匿,属阴性。阴阳谐调配合,才能发挥、完成要义。
原文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释译
所以说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这类为“阳”性,定义为“始”。而所说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这类属“阴”性,定义为“终”。总之,说各种属于“阳”一类的,都叫“始”,事皆以善言始推。说各种属于“阴”性一类的事物,都叫“终”,谋皆以恶言终结。
原文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
释译
“捭阖”之道,可以通过“阴阳”两种策略来试探和实施。涉及“阳”一类的事物时,遵循高尚远大的原则。涉及“阴”一类的事物时,遵循卑微渺小的原则。以卑微而示以渺小,以崇高而展示远大。用这样的策略去游说人,没有求出不到的,没有深入不了的,没有不能游说的!可以游说人,可以游说家,可以游说国,可以游说天下。
表现渺小就要做到没有保留,表现远大就做到无法超越。益损、去就、倍反,都要用“阴”“阳”方法来统御这些事。若“阳”动则随其行,若“阴”止则潜伏隐藏。“阳”动时则要有所求出,“阴”止时亦要随之潜入。“阳”贯穿于事物的终始,“阴”至极处则反为“阳”性。
原文
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释译
凭借“阳”来施展策略,会生有德相。凭借“阴”来静止的,会形成形象。以“阳”的策略来求得“阴”,要靠德去俘获;以“阴”的策略取得“阳”,需对其施加压力。阴阳相求,皆要靠“捭阖”之道来实现。这是天地阴阳之道,也是说服人的方法。是处理万事的前提,是所谓圆通方正的门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