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鬼谷子》资料

《鬼谷子》资料

作者: 乔木晨曦 | 来源:发表于2021-04-27 22:30 被阅读0次

    《鬼谷子》,战国著名道家,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王诩的著作。《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转丸、胠乱)失传。(一说二十一篇,一说十七篇)

    纵横家(以《鬼谷子》为代表)的哲学观,深受《老子》哲学的影响。纵横家的道家思想体现在其纵横“捭阖”的社会活动之中;纵横策士们在道家思想的指导下,力求“变动阴阳”,从而达到“柔弱胜刚强”的目的。

    《鬼谷子》作为纵横家游说经验的总结,它融会了鬼谷子毕生学术研究的精华,其价值是不言自明的。该书作为纵横家的代表著作,为后世了解纵横家与道家的思想提供了不少的参考。

    鬼谷子是一个兵法的大成者,是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的创使人,他的徒弟也很出名,就是我们熟知的张仪孙膑还有庞涓。而且鬼谷子不仅兵法厉害还深谙为人处世的道理,他告诉我们一个真正有水平的人,在为人处世的时候,都谨遵这样一条规则:帮助他人,成就自己。堪称天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许多人遵循这一条规则,正是他们一直遵循这条规则,他们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一次印记。

    鬼谷子这位大人物想必大家都知道,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也是古代纵横家的代表,他十分懂得怎样去为人处世,并且运用正确的方式,正因为这样,后人十分崇拜他,并称他为谋圣。鬼谷子通常都是通过观察世事从而悟出人性,可以说他是位十分厉害的人,虽然他生活的年代跟现在想必十分久远,但是他总结出的人生道理,沿用至今。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后来很多有名的政客也曾受到他的影响,诸如苏秦、孙膑、吕不韦等人。

    鬼谷子先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人际交往的方法,使之规避风险,更好地为人处世,以及避免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的“危险”中。

    对于他的弟子大伙儿都不陌生,像孙膑,苏秦,张仪等,在春秋战国时代全部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都是有自己所效力的国家,并在这一些国家之中稳居高官。他们的计谋大多数都会被君主所采纳,这不仅是由于他们自己才华出众,另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便是他们有一个好的师父。

    鬼谷子的智慧,上到掌控天下历史,下到指导人生命运。


    鬼谷子是一部纵横家书,尽讲些捭阖、反应、内楗、抵峨、飞钳之术。共十三篇。

    第一篇大意是说:与人辩论,要先抑制一下对方的势头,诱使对手反驳,以试探对方实力。有时也可以信口开河,以让对方放松警惕,倾吐衷肠;有时专听对方陈说,以考察其诚意。要反驳别人就要抓牢证据,要不让人抓到证据,就要滴水不漏。对付对手有时要开放,有时要封锁,能把放开与封锁灵活运用就可以滔滔不绝,变化多端。只有这样才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第二篇大意是说:与人辩论,要运用反复的手法。反过去可以知其过去,复回来可知其现今。如果反反复复地试探,没有摸不到的底细。有时可以运用反辞来试探对手,要想听到声音就先沉默,要想张开,就先关闭;要想升高,就先下降;要想夺取,就先给予。

    第三篇大意是说:要掌握进退的诀窍,这诀窍就是抓住君主的爱好,只要抓住了就可以随心所欲,独往独来。如能顺着君主的情绪去引导或提出建议,就能随机应变,说服君主。

    第四篇大意说:凡事都不是铁板一块,都是有裂痕的。在辩论中要能利用别人的裂痕,同时,还要防止自己一方的裂痕。秋毫一样的裂痕,可以发展为泰山那样大。所以当裂痕小时要补住,大点时要切断裂缝,当大到不可收拾时就干脆将其打破,裂痕也就消灭了。

    第五篇大意说:与人雄辩要设法钩出对方的意图,用飞扬之法套出对方的真话,再用钳子钳住,使其不得缩回,只好被牵着走。这样就可纵可横,可南可北,可东可西,可反可复。

    第六篇大意说:主教练要修身,单独修道、修行。

    第七篇大意说:要游说天下人君,必须会揣测诸侯真情,当人极度兴奋时,就无法隐瞒真情,当人极度恐惧时也无法隐瞒真情。在这时才能有效地游说和说服人。

    第八篇大意说:善于摩意的人就象钓鱼一样不动声色,让鱼自动上钩,“摩”的目的就是刺激对方,让他不由自主地上你的钩。把事情办成功,使人不知不觉。

    第九篇大意说:要游说入主,就要量天下之权,要比较各诸侯国的地形、谋略、财货、宾客、天时、安危,然后才能去游说。

    第十篇大意说:要做大事,就要有一个向导,就像指南针一样,游说的向导是谋略,要先策划好,再按着策划的目的去游说。

    第十一篇大意说:游说要先解疑,解疑的好办法是让对方道出实情。

    第十二篇大意说:耳朵要善于听,眼睛要善于看,用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以天下之目看,则无不明;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只有对事情了如指掌,才能言无不验,言无不听。

    第十三篇大意是:游说要靠巧辞,要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说什么话就要采用什么办法和说辞。不要简单直言,要研究讲话的对象,讲究讲话的技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鬼谷子》资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fm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