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不客气的说,我是个天才。
更不要脸地说,不加双引号的那种。嘿嘿。
前几天和老朋友聊天,聊及往事,当聊到一故人,所有的人无不叹息。
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天才”。是属于那种上课睡觉打游戏也能考第一的“学霸”。并且,他把这项“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努力有用的话,还要天才做什么?”他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老师曾经对他说过,如果你稍微努努力,985就不成问题。只是稍微努力就好。
然而,他并没听进去。
可惜的是,现实没有如果,人生不是彩排,并没有重新再来。
时至今日,这个“天才”的音讯全无。只知道他现在生活在一所普通的二本大学里面。尽管我们都知道,他根本不属于那里。
现在的他,是开始痛定思痛,还是依旧我行我素。也不得而知。
我本以为,“天才”这个词,指的是少数人。可直到现在,我才发现,能认识到自己是普通人的普通人,才少得可怜。
稍微努努力就感动了自己,稍微奋奋斗就期待有成绩。稍微拼一拼就放松了自己。天才从来不用太多的努力。
考前突击、临时抄袭、哭抱师腿......
这种自命不凡的人,还少吗?
我才知道,“天才”其实并不是个褒义词。
有人说:“人生最懊悔的事,不是我生来平庸,而是我本来可以。”
当我的老师告诉我,“以你的水平,你本可以......”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了。考211?拿XX奖?签约XX?......
我本可以做到的事,可为什么没做到?
本来下定决心三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事,结果光“下定决心”这件事就用了三天,甚至用了三星期。
仔细想想,多可笑啊。
关于四级考试,我曾和舍友调侃过:
“妈的,这次四级考试必须给他过喽。”
“这次要么过,要么......”我停顿了一下,却不知道怎么说了。
“要么过,要么怎么样啊?”身边朋友“阴险”地问。
“要么过。要么下次过啊!”
毕竟,自己对自己还是下不去手。
我们想要重生,脱胎换骨过一个全新的生活。却又不想与过去的自己诀别,一边痛恨着,一边迷恋着。真有趣。
老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却从来没有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才 。
总是在安慰自己岁月静好,直到他人登上顶峰,直到他人走向成功,才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跳出温水的能力。
什么都不曾做过努力过,就觉得自己将来一定是大人物。多少时光流逝,自己依旧是不起眼的平庸人。
稍微努努力就怕过劳死,大言不惭“人间不值得”,“及时行乐”。
好意思吗?
我们未必不知道那些成功人士背后的心酸,只是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缺一段努力而已。
谁都知道在图书馆看书要比窝在宿舍玩游戏要好;谁都知道下楼吃饭要比宿舍泡泡面要好;谁都知道和伙伴出去踏青比在宿舍抠脚要好。
可是呢?又有几人选择前者并乐此不彼?
因为我们习惯了做一个懒人,习惯了被时间强迫着前进,习惯了仰望他人的成就,习惯了忽略底下的自己。
直到岁末即到,直到考试将至,才“有模有样”地翻几页书本,背几条考点,转几条锦鲤,自我安慰道“孔子保佑,天才复习一天足矣”。
仔细想想:
你有多久没认认真真地做完一套真题了?
你有多久没有认认真真地读完一本书了?
你有多久没有认认真真地来一次旅行了?
你有多久没有专注的做一件事了?
如果你真的是天才,就不需要尽力了吗?
更何况,伯乐还没来,是不是千里马,还在有待判定。
我们说,置于死地而后生。是的,以前那么多的时光里,哪怕一小段拼尽全力去努力过,可能现在感觉不会那么强烈,可能现在的生活也会有所不同。
索性,我们还年轻。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现实中太多东西会蒙蔽我们的眼睛。但我们依旧可以在我们的心中留存属于我们自己的思考空间。毕竟,
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只有结果。
是的,我很喜欢这句话,“没有平白无故的横空出世,一切都是精心准备的结果”。
是的,我真的希望以后,我们羡慕的,是我们自己。
毕竟,在这个错综而复杂的世界里,又有谁愿意做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