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Geschichte~古代文化
清末新政和中国近代化

清末新政和中国近代化

作者: 无与有 | 来源:发表于2017-11-09 19:49 被阅读177次

      浅谈清末新政和中国近代化

    摘要:长期以来,有诸多学者将清末新政作为一次清王朝苟延残喘维护统治的一次迫不得已的自救运动,因而清末新政的积极之处长处在尴尬境地,本文则认为清末新政不仅在推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进程中有着巨大的积极影响,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以及社会风尚引领方面都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多元史观的成熟,我们在看待清末新政的立场和态度也应随之改变。

    关键词:清末新政、中国近代化、积极影响

    清末新政是晚清政府最后十年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全面面临危机时的积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应时之举应时之变,从近(现)代化史观的角度来审视这场改良运动,清末新政是一面能够预见和照亮中国近代化面貌最为直接和全面的镜子。清末新政历时十年之久,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良,它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最有力的旗手。

    一、晚晴时期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和发展

    欧洲大陆疾风骤雨般的政治革命和从18世纪中叶欧洲开始的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共同推动了世界近代化运动的发展,欧洲豪强英国强行打开中国大门,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或多或少的刺激着晚清政府和人民,清政府自身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统治,与此同时全国人民也开始重新审视晚清统治,晚清的命运便在世界的近代化推动中被被动而主动的改变着。

    从鸦片战争将晚清政府正式推入世界近代化的视野之中开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也自此站在了世界的风口浪尖上,清政府自上而下地开展了如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洋务运动,又如在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以康梁为主的主要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倡导发展科学问文化,教育制度积极发展工商等进行的戊戌变法运动。这两项伟大的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巨大的思想启蒙运动,更是中国欲进入世界近代化浪潮中的伟大尝试。

    但是随着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海战中的失败而破产以及戊戌维新运动的流产,丧权辱国的条约接二连三的签订,割地赔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列强的贪婪的欲望,晚清政府在列强的威逼下的命运愈加危险,中国的命运更是岌岌可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再次让晚清汗颜,这次他们真的慌了。 慈禧太后亲口对臣子说:“我总是当家负责的人,现在闹到如此,总是我的错头。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人民,满腔心事,更向何处诉说呢?”外患的强迫之下,上层领导的阶级的思路总是会异常的正确,从而引领另一个新的革命高潮的开始,中国对近代化的探索又开始了新的征程,那便是为期十年之久的清末新政就此开始了。而清末新政又不同于其他两次改良运动,其产生的历史影响也是其他两次革命所无法企及的。

    二、清末新政的进程及举措

    (一)新政的起因

    戊戌六君子为变法而流血牺牲,殷红的鲜血刺激着国民的神经,而义和团的动乱和八国联军的罪恶霸道行径使晚清政府再也无法安然入睡,于是在枪炮的威逼下,晚清当权派选择了取媚和妥协,慈禧太后天真地说到:“藉得稍苏喘息,整顿内政,将来中外必加修睦,与各大国永享无穷之利益。”而晚清政府为了挽救其岌岌可危的统治和分崩离析的人心迫不得已而选择积极新政;其次在晚清官僚集团中封建顽固派势力在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中被削弱,积极迎合时政而兴起的洋务派势力日渐壮大,这就为后来新政的积极推行创造了条件;再次,执掌国家大权的慈禧太后也对时局有了更加深刻的反思,于是在1901年,慈禧颁布改革谕旨 ,要求官员们“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故 、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事财政”,等等 ,考虑“当因当革,当省当并”,限期奏报[1],,足见当权派改革的决心和魄力。此时世界的近代化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与中国而言,近代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二)新政的进程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自此新政分两个阶段开展,在901年-1905为第一阶段,主要进行国内经济,教育和军事改革;在1906年-1911年,晚清政府的改革重点则放在了政治改革上,预备立宪呼之欲出,而其他方面的改革仍在继续和深入。

    在1901年-1905年间,这是晚清政府新政的首要改革阶段,而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体制改革的首要内容,其核心是现代公司制度的确立。自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起,《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改定奖励华商公司章程》、《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法官考试细则》《集会结社律》等等先后出台,从法律上承认了商民自由经营现代工商路矿及金融业的权利,确立了公司这一现代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其次新政的教育改革又是石破天惊之举,在1901年,清廷下诏“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省及直属州均改设大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2]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光绪皇帝批准袁张奏议,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使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新式制度所取代,传统的科举取士正式寿终正寝。与此同时,在1903年清廷颁布《钦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又颁布《重订学堂章程》,详细规定了各级学堂章程及管理体制,以法令形式要求在全国推行。与普通学堂并行的还有专业教育,包括师范学堂及各类 实业学堂,在学制上自成系统,一套完整的学校制度随之建立。

    后来在12月6日又设立专门负责教育部分的“学部”,在积极推进国内的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清政府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还将“奖游学”与“改学堂,停科举”并提,要求各省筹集经费选派学生出洋学习,讲求专门学业,并讲学成的留学生授予官职和爵位。清末建立的现代的教育体制对此后的中国现代的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由于受到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海战以及八国联军侵华的罪恶行径的刺激,晚清政府夜间改革的落脚点放在了军事方面。满清原有军队军制混乱,装备陈旧,训练方法以及战略战术十分落后。清政府对此投入了巨大财力,花费了很大力气。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8月29日,清政府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9月12日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展开。为了在全国推行编练新军计划,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12月4日设立练兵处,任庆亲王奕劻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铁良襄同办理。练兵处的实权为袁世凯所掌握。清政府还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光绪三十年(1904年)9月,练兵处、兵部奏准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颁布了《陆军学堂办法》。尤其是袁世凯编练得北洋新军成效卓著,直观的体现了晚清政府在改革军制方面的努力和决心。

    在1906年之后,清廷将改革的重心放置在政治体制的探索改良上。事实上,在新政伊始,清政府并无意推行大规模的政治体制改革,不过是简单的改革管制,比如裁汰冗官等。但是随着国内对政治改良的呼声日益高涨,立宪呼之欲出。1906年9月,慈禧宣布仿行宪政,作为向立宪正式的过渡和预备,以宪政改革为中心的政治体制改革由此展开[3]。在1903年,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09年,晚清政府在各省设立咨议局,1910年中央资政院成立,1911年清廷成立“皇族内阁”,从立法司法以及行政与体制改革方面。清廷都用法律形式来捍卫改革,使得改革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更重要的是新政所推行的地方自治更是后来分省而治的依据。

    清末新政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军事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改革的力度是清代之罕见,也是中国历史所少有的。纵观种种改革措施,无一不刻上近代化的符号,清末新政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便也成了津津乐道的话题了。

    三、清末新政和中国近代化

    清末新政是晚清政府为挽救统治、民心而进行的历时十年的改革,改革涉及政治经济以及教育文化军事等方面,其较为全面的开启了现代化的阀门,为辛亥后走上正式起跑线奠定了基础,这样,现代化这个幽灵在中国大地上徘徊彷徨了40年,终于登上前台成为主角[4]。

    清末新政中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确立起现代公司制度,资本主义工商业城市迅速兴起,加剧了中国正在积极萌芽的城市化趋势。放眼世界局势,自工业革命开始,欧洲大陆的现代城市兴起如火如荼,解放的劳动力进入工厂做工成为新兴的工业阶级。在中国,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城市结构发生了变化,开放的通商口岸率先成了中国接触世界与孕育现代化的前沿地带,买办、资本家,工人的出现和壮大,改变了传统的居民结构。新兴城市兴起后,城市的功能和作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不仅是经济贸易的场所更是酝酿近代化城市文化的摇篮,从20世纪开始,上海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港口与工业基地,金融和商业中心、文化中心,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在这里体现的最为突出。

    清末新政中最值得的一提的便是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创立学部,派学生留洋海外,从而将中国的教育跟世界接轨,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又一重要影响。新式的选举方法,使得新式的知识分子群体迅速壮大,成为后来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举手和中国近代教育体系变革的旗手。正如沂平在《清末新政和中国近代化》中说道: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新政中对社会影响大、直接加速中国代化社会发展进程的是教育改革一方面堵塞了传统的读经一科考一仕进的人生正途,意味着传统的社会垂直流动系统被打乱,从而割断了社会精英与政治系统的传统联系,直接破坏了原先的支持系统与社会基础使原先效忠于朝廷的士绅阶层变为无所依凭、不安现状的游离分子并不断地将其推到自己的对立面去加剧了社会结构与政治结构的分化与解体;另一方面,又导致了一代具有新价值观与新的成取向的新知识分子的出现,新政后的社会整合机制又远不足以像过去对付士绅阶层那样去吸附与制衡这批源源不断产生的对现实与未来起极大影响的新型人才。[5]

    笔者认为,新政的教育改革还对如今中国的现行教育体系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海外留学的趋势在近些年十分流行,甚至有些高校在招聘教职员工的时候,将海外留学经历作为一种重要的考察标准;又如,今天的初高等中学教育以及诸多百年名校的建校史都能看到新政时改革的影子。由此观之,清末新政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清末新政的诸多军事改革方略的实行深刻的促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从编练新军运用欧洲先进的军事训练方法至深刻改革满蒙军制使得中国的军事不论从制度还是体系方面都接近了世界军事的规格和模式。经过体制改革武装过的军队无论从装备训练以及建制方面都远胜于满清原有武装,堪称一支准现代化军队。[6]

    近代化的特征一为民主化二为工业化,新政的经济改革和军事改革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工业化特征,而最能彰显近代化的则是新政政治方面的改革,立宪正题得的实施正式民主化的符号和先声,中国从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向现代君主立宪政体过度,意味着晚清政府从根本上选择积极面临这场巨大革命的风暴,这是清廷的进步也是历经诸多战争以来的深刻反思,这是晚清政府的进步之处,也是中国近代化民主革命的开端为后来辛亥革命预备了条件和提供了先例。

    清末新政是晚清政府在最后十年进行的一场卓有成效的改革,改革虽然没有挽回清廷统治,但是其顺应了历史和时代发展的主流即近代化的时代潮流。于清廷而言,新政并没有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将起,一般我们将清末新政定义为一次失败的革命未尝没有道理。但是从长远来看,新政对于中国近代化的意义却是非凡和深远的,客观地说,清末新政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阀门,是中国进入世界潮流之中的一次伟大深刻的改革,时至今日中国的社会变革仍有可借鉴之处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荆蕙兰、刘永伟《变革中的衰亡》

    [2]陈向阳《清末新政和中国现代化》

    [3]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新编》

    [4]沂平《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5]沂平《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6]陈向阳《清末新政和中国现代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末新政和中国近代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vmmxtx.html